但在这一轮突如其来的暴涨行情中,股票型基金整体跑输指数。
11月21日以来,如一辆高速奔跑的列车呼啸而过,以券商保险为代表的金融板块掀起的一轮暴涨行情,截至12月3日,短短9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狂飙327点,短期涨幅达到13.33%,算上12月4日的涨幅,区间上涨达到447点,市场10个交易日上涨了超过18%。
银河数据截至12月3日的数据显示,421只股票型基金在9个交易日的平均复权净值增长率为8.746%。其中,只有45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超过13.33%。这代表着区间只有10%的股票型基金跑赢市场。
记者采访发现,在这一波资金流推动的低估值行情中,公募基金经理的操作充满分歧。有少数几十位基金经理早在降息前即预判市场风格会转向蓝筹,提前布局金融板块,享受了这一轮暴涨行情。
有一半的基金经理嗅觉灵敏,降息后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完成持仓结构调整,勉强跟上指数的涨幅。然而,还有三分之一的基金经理错过了这一趟高速列车,同期涨幅只有不到5个点。
潜伏者领跑市场
“行情走这么快,这么猛,确实超预期。”过去9个交易日,管理着30亿公募基金规模的基金经理李杰(化名)收到了市场送出的惊喜,其管理的基金组合每天都有多只金融股涨停。
与业内大多数基金经理最近半个月临阵调仓不同,李杰早在9月末就开始守候这一波蓝筹股的行情。
“9月底就把结构往蓝筹股调,一是觉得小股票估值比较高,可能有调整风险;二是沪港通开闸,对市场风格会带来影响,蓝筹股会涨,小股票会跌。”李杰说,基于这个逻辑,他在基金组合中配置10个点保险,银行和券商各占5个点。
在金融板块中,李杰最看好的是保险,将新华保险(41.80, -2.16, -4.91%)(601336.SH)、中国平安(59.00, -0.99, -1.65%)(601318.SH)、中国太保(26.24, -0.42,-1.58%)(601601.SH)均纳入组合。在银行板块,则只选了光大银行(4.17, -0.07, -1.65%)(601818.SH)一只标的。
银行板块有16只银行股,李杰为何独独选了光大银行[微博]这只标的?
“(当时判断)银行股流通盘比较大,必须有催化剂才能涨。”李杰介绍,“光大集团有整体上市的预期,其总市值和流通市值都相对较小。更重要的是,A股和H股折价较大,股价弹性大”。
11月21日晚间,非对称降息政策发布。随后三个交易日,李杰大幅加仓地产股,“降息利好地产,一线龙头品种相对受益”,李杰透露,降息前基金组合中没有地产股,但这一次加了十几个点的地产。
此外,他加了5个点的银行,这次选择的标的是华夏银行(11.48, -0.10, -0.86%)。就如选光大银行的逻辑,李杰选华夏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市值小、股价弹性大;二是估值低。虽然银行股的估值都比较低,但华夏银行显得更为便宜。
与李杰类似,地处深圳的融通动力先锋基金经理丁经纬也是这一轮行情的受益者。他管理的基金组合结构调整更为彻底。
在11月4日月度例会上,丁经纬提出,11月的市场可能会有两个路径:一是市场可能有一轮技术性的调整,大小股票同跌,调整结束后继续上涨;第二个可能是以金融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上涨,出现“二八分化、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格局。
提出这一假设时,丁经纬还没有想清楚蓝筹股上涨的理由。但他坚持认为,便宜并不是买入蓝筹股的理由,因此,其持仓结构还是维持在成长风格的结构。11月5日,中国版“一带一路”规划公布,市场开始讨论金融改革、国企改革等话题,丁经纬瞬间找到了蓝筹股起舞的理由。
随后一个礼拜,他下定决心,让基金组合结构“一定要回到蓝筹股”。11月14日,融通动力先锋的持仓结构由成长转向蓝筹股,组合中重点配置的金融股,涵盖了银行、券商、互联网金融等。
当丁经纬大刀阔斧完成调仓,迎接它的不是蓝筹股的起舞,而是创业板的连续三天大涨。11月17日至11月19日,创业板综指累计上涨64.89点,涨幅达到4.06%。看着强势上涨的小股票,丁经纬那几天郁闷得“连话都不想说”。
但11月21日,券商保险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开始狂飙,融通动力先锋基金在9个交易日的涨幅达到18.86%,跑赢上证指数5个百分点。
行动敏捷的追涨者“没吃亏”
在这轮金融股行情中,提前布局的基金经理只是少数,占比还不到5%。在行情启动前,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持仓中只有一部分券商股。
“降息前几天,券商股调整,我觉得券商基本面不错,配了一点。”广发制造业精选、广发主题领先基金经理李巍介绍,三季报业绩公布后,他发现券商股业绩增长比较确定、创新业务的空间较大,因而,逢低进行了布局。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包括广发行业领先基金经理刘晓龙等一批公募基金经理都是在降息前调配了券商股,持仓比例在5%-10%。
“降息前配券商,一是券商基本增长比较确定,二是市场盘面告诉你,这一块在走强。”刘晓龙介绍,自三季度以来,市场交易量在放大,他到营业部调研发现明年券商业绩增长预期不错。
11月24日,降息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券商保险股价集体飙涨。持仓结构以成长股为主的基金经理都在调仓,他们将持仓中十几个点的现金换成券商保险地产。
“在这个阶段,大家不是在选股票,而是在一天内就把现金变成股票。”上海一位成长型基金经理说,11月24日至25日这两天,他将券商的配置比例由7%加到15%,并将其作为2015年的基础资产配置。
上海一位管理着5亿以下的规模基金经理换仓动作更为坚决。11月24日,他一边卖出小股票,一边追涨券商保险,仅一天时间就配置了30个点的金融股。
“风口在大金融板块,大家动作都很快,一哄而上,股价就噌噌噌地往上冲。”前述上海股票型基金经理说,自11月21日以来,只要基金经理将结构往金融调一调,就能看到明显的赚钱效应。
11月24日至27日,刘晓龙管理的基金迅速布局了近30个点的金融板块,其中券商近20个点,保险地产约10个点。不过,同属于大金融领域的银行,配置比例较低。
“券商保险短期涨得多了,银行股迟早会动。”11月27日,刘晓龙就在思考着是否要配置银行的问题。没想到,28日上午,市场开始流传周末降准和存款保险制度,银行股集体暴涨8%,光大银行(601818.SH)、交通银行(6.18, -0.01, -0.16%)(601328.SH)等6只银行股涨停。
存款保险制度公布后,12月1日,银行股高开低走,机构对于买入银行股充满担忧和顾虑。在他们看来,银行板块积聚了太多负面的因素,降息、坏账爆发、再融资等都会影响到银行股的上升空间。
“场外增量资金不断往市场涌,资金流向不会是高估值的小股票,而是低估值的、流动性的蓝筹股。”这天,趁着银行股调整之际,刘晓龙在组合中加入了银行股的配置。
随着市场热点向煤炭有色扩散,刘晓龙顺势对组合结构进行调整。因此,他没有在行情启动前布局,但其管理的基金净值涨幅勉强跟上指数走势,并没在这轮行情中“吃亏”。
“被动买入者”的煎熬
11月24日至26日,券商保险股连续四个交易日累计上涨30%,让迅速调仓的基金经理尝到结构转换的“甜头”。但相对动作慢一拍的基金经理,则是在11月28日才跟上这一轮大金融的节拍。
“券商保险涨得太猛了,风来了,市场就是这样。”11月24日至26日的暴涨行情,让一位从业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王伟(化名)直呼“看不懂”。他管理的基金只配置了地产股,券商保险的比例非常低。
“降息让金融受益,但短期冲得太快了,底部没有买,肯定不会去追。”王伟习惯从基本面出发来理解市场,在他看来,券商保险的基本面并没有大幅改善。这一波金融股的起舞,只是因为“风来了”。
根据过往的投资习惯,王伟埋头计算券商和保险的估值,他发现按照PE方法,假设券商明年业绩增长50%,估值达到25倍。保险股的弹性不如券商,但估值也接近20倍,因此,他判断券商保险的“短期上涨空间不大”。
跟王伟类似,券商股在成长型风格的基金经理邓明(化名)眼里的估值同样不便宜。他以PB计算,大型券商的PB达到2倍以上,小券商的PB更是达到5-6倍。即使是按照市值估值法,龙头中信证券(22.53, 1.46, 6.93%)(600030.SH)的市值接近2000亿,就连最小的券商市值也有四五百亿元。
“券商是周期性行业,竞争非常激励,高增长的业绩很难持续。而且,互联网金融对券商的冲击非常大。”邓明认为,花四五百亿市值去买一只行业内的小券商股,实在不值得。
基于对券商保险上涨逻辑的不认同,王伟和邓明在行情启动的前四天,选择了旁观这一轮金融股的狂飙行情。不过,在此期间,他们的内心非常煎熬、纠结。
“保险券商一涨,很多人剁掉小股票去追金融地产。这几天,前期积累涨幅较大的小股票,短短几天就跌了20%。”邓明说,快速下跌的小股票,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就是有些基金在换仓。
王伟同样感受到踏空的压力。“市场的局面是冰火两重天,金融暴涨,但消费、成长股小幅下跌。”他说,短短四天时间,其管理的基金净值没有太大变化,但基金排名迅速改变,原本排在前1/3位置的成长型基金,迅速掉到了后1/2位置。
除了排名下滑和净值下跌的压力,没有调仓的基金经理还得接受公司领导的“谈话”。 “连续等了四天,领导坐不住了,说这轮市场行情不一样,不管看不看好金融,都要追一点,不能在最后一个月掉队。”11月27日,上海一位股票型基金经理宋雅(化名)在投资总监办公室坐了半个小时后,最终下定决心在28日追涨金融。
不过,他加的不是券商保险,而是银行。“降息对银行是利空,但券商保险短期涨幅太大,估值比较高,不敢追。银行估值低,也会动一动。”宋雅解释,11月28日,市场流传周末降准,让他好歹找到了说服自己买入银行股的理由。
同一天,地处深圳的基金经理邓明选择了加仓券商。“券商的基本面和弹性比银行股好,从长期看,买券商不会吃亏。”11月28日,银行股暴动,券商股则迎来了短期调整,他趁势配了5%的券商。
邓明的同事换仓比他更为积极。“我们一位基金经理把一堆估值比较高、基本面不确定的小股票卖掉,将腾出来20个点的仓位扑到券商。”邓明透露,同事在券商板块挑选了8只股票,每只分布2%-3%,算是完成了这一轮“被动式买入”的调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