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办亦泰吉通科技公司,到集团公司,宋红亮所走的的每一步都是“放弃与学习”并行,短短几年时间缔造了控股6家企业的亦泰吉通集团商业传奇。
宋红亮先生,河北隆尧人,青年企业家。先后就职于大连万达集团、方正集团。2018年创建北京亦泰吉通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记者:为什么要想到企业转型呢?
宋红亮:亦泰吉通集团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转型,应该是梳理和整合,我们把一些原有的业务和资源进行整合,重新梳理,敢于舍得,把集团的重心放在更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升级,产业逐步走向精细化、纵深化。在分析了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新一轮产业优化和升级换代的发展方向后,我们深入市场调研,认真研究国家政策趋势,以“归零”心态,重新梳理了企业的业务条线,“砍伐果断”,逐渐形成了以环保产业、知识产权业、农业产业、养老地产业为核心的四大核心业务布局。
记者:转型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
宋红亮:有句话说,企业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可见企业转型的艰难。企业转型涉及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调整,不是拍脑袋做决定,更不能“跟风”。一定要你用企业原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升级。要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进行全方位思考,有机结合,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水到渠成。
转型的过程不可能顺风顺水,经历一个阵痛期,自上而下,从里到外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必须经历的。一旦决定下来,就要全力以赴地坚持下去。
记者:如何解决企业转型给员工带来的思想问题?
宋红亮:企业转型首先要从人的转型开始,人的转型首先是从思想上、从根上的转型。我们必须自己先了解、搞清楚要转型战略目标。光是自己清楚了还不行,要让公司的高层和员工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公司上下一起做好转型准备。我们讲要有“归零”的心态,投入到新领域新知识的学习中,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和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全新的姿态,推动企业转型。除了加强团队的培训学习,我们也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行业信息,及时掌握信息非常重要,在众多繁杂的信息中进行甄别,多做市场调查,不能人云亦云,片面思考。否则,转型容易走进误区。
记者:转型后亦泰吉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宋红亮:亦泰吉通梳理整合后产业分为四大板块“环保产业、知识产权业、农业产业、养老地产业”,其实我们舍弃了很多原来比较赚钱的业务。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要把眼光放长远,从长远的利益考虑,一定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背景,做企业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回馈社会,实现产业报国。
环保行业我们是有技术和产品优势的。目前,我们规划在蓝安环保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分割,增加企业技术股份占比,充实我们的科研队伍,实现产研一体化的目标。
我们知识产权这个业务,现在发展的非常好,除了国家的重视和大家对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我们提出了很多特色化的服务,今年我们融合知识产权全链条业务的平台就要上线了,我们这个平台是有自己独门秘籍的,我们相信在市场上会大受欢迎。
乡村振兴从狭义上说就是农业产业的升级,从过去单一农业制升级到多元化、机械化、规模化的转变。我们亦泰吉通集团紧跟政策步伐,通过并购的方式,弥补了我们在农业领域的欠缺。目前,我们在农业研究领域我们有自己的团队,将来我们会将国际上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本土化推广,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布局下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目前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非常大,所以我们在原有的房地产行业的基础上进行了取舍,市场细分,我们未来将专注养老产业,具体说是健康养老产业,我们说的养老产业不是建养老院,而是通过我们整体的方案,对现有的养老院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现有养老院的服务水平,以“养老+健康+科技”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融入老年人的生活日常,实现“养老+”产业目标。
历经风雨,再现彩虹。在新一轮转型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发展大潮中,亦泰吉通集团将实现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