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于3月15日胜利闭幕。来自四川巴中的女全国人大代表郭红梅长期工作在基层,两会期间她不负重托、履职尽责,围绕新农村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孤寡老人、医疗保障、产业扶贫等民生热点问题献计献策,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秦巴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三区叠加的巴中,拥有380万人口,其中22.8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面大、面宽、量大,而且贫困程度深。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号召。郭红梅从大局出发想问题、敢担当、求实效,为巴中的脱贫攻坚战想办法、出思路、支实招。
大巴山区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分布着陕西、四川、重庆的15个国贫县(陕西8个,四川6个,重庆1个),区域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扶贫攻坚难度大。近年来,大巴山区由于其众多的生态资源、地质资源、红色文化和秀美风光,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以巴中市为例,2015年其旅游业产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约72%,占地区生产总值约26%。
四川省巴中市曾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首府,当年总人口120万人,有12万人参加红军,4万余人为革命牺牲。共和国建国之初授衔时巴中籍将军共有28人,留下了李先念、徐向前等共和国将帅浴血奋战的足迹,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和众多的革命遗迹。近年来,延安、井冈山等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建好建强干部学院,以干部培训中心为平台,将干部培训与旅游扶贫有机结合,推出特色修学会议培训旅游,实现了红色旅游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和完美结合。郭红梅建议借鉴延安、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助推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由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批准在四川巴中建立大巴山干部学院。
为了优化产业,整合巴中资源,郭红梅还提出建立大巴山国家公园。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质量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补充旅游供给短板。结合“川陕苏区振兴规划”,将“大巴山国家公园试验区”纳入国家公园试点,依托光雾山国家级风景区、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米仓古道(古蜀道)等核心旅游资源,打造以自然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险为主的大巴山国家公园,并给予专项政策、资金支持。统筹研究将符合条件的景区、县(市、区)优先纳入大巴山国家公园试验区,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力度。
产业扶贫已经成为巴中退出贫困的重要抓手,郭红梅就产业扶贫,结合巴中现有资源,提出围绕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扶贫攻坚,从交通、加工、科技、投资、经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建议。
郭红梅建议国家启动实施林区通达工程,加快林区生产道路建设、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生命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建设等,构建林区交通运输网,推动林区路网与产业园区、产品交易市场、国省干道衔接,在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为贫困山区林业资源培育、保护和开发利用创造必要条件,切实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林农经营收入;建议国家在四川开展林产品加工转化试点,着力加快贫困山区竹材、竹笋、木本油料、木本药材等优势产品的原产地初加工,提高商品化率;改造提升竹浆纸、木竹家具、特色林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带动群众就地就业和持续增收;建议国家在四川开展林业产业化投融资试点,探索研究支持贫困地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木良种繁育、林业产业基地培育、林产品加工、林业生态旅游开发、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林业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投融资政策,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金参与林业产业发展,着力破解发展资金严重短缺难题;建议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林场、专业大户、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普惠制扶持政策,引导各地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从根本上缓解林区用工困难,推动贫困地区改造提升现有林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适应社会消费升级需求,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从2015年到现在,巴中脱贫的人数,每一年呈10万的递减。贫困发生率从以前的百分之二十多下降到了百分之七点六五,从脱贫数量,以及贫困发生率,可看出巴中的系列脱贫举措收效颇丰,五彩巴中愈加耀眼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