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并等待工作人员上门,然后将物品交接入仓,这是宝师傅BOXFUL设计的极简储物流程。
BOXFUL副总裁陈启贤将宝师傅形容为实物版的云存储服务:客户将物品“上传”至云空间,需要的时候随时“下载”,成为企业和家庭的隐形储物间。
官方数据显示,BOXFUL于2014年在香港成立,截止至今已累计获得超2亿港元的战略融资,业务范围覆盖深圳、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和韩国首尔。在这四年中,BOXFUL执行大产品战略:一是数字化储物,二是多元使用场景的教育与传播。
图:BOXFUL副总裁陈启贤先生
寸土寸金的香港,如何解决生活空间不足问题?
1997年香港,出现了将仓库隔断分租的商业模式,称之为“迷你仓”。当时香港住房问题突出,居住环境狭窄的香港市民将不常用的物品寄存至这种新兴的小隔断仓库,待需要用到时再自行取出。不久后,迷你仓延伸至商业范畴:租不起仓库的商户也开始租用这种灵活的小仓用于存货。直至今天,香港的居住环境仍未得到缓解,迷你仓已成为了香港居民和商业的基础设施。
但迷你仓的局限性相当突出:辐射范围有限、空间租用不灵活。迷你仓以点的方式服务周边用户,地理距离是最高的使用门槛。除此之外,因仓体大小是预先设计的,用户很难遇到大小恰好合适的仓位。为此,BOXFUL创立了“上门存储”概念。
上门存储以面的方式覆盖全香港,并根据实际用到的仓储面积或体积定价,一般一个标准储物胶箱的存储月费为29元。同时,线上+上门的创新为业务植入了多变的基因,拓展多种以储物为基础的使用场景和衍生功能,较其他储存产品有强劲的优势。典型的如用户二次装修时的家具存储业务,线上预约+上门搬运省下了用户实地看仓、雇人搬运、请车货运的多个累赘环节。
颠覆迷你仓以点及边的商业模式,BOXFUL迅速获得成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2014年Q4获150万美金种子轮融资、2015年Q2获650万美金A轮战略融资、2017年Q4获1800万美金B轮战略融资。
产品意识重于规模化
中国大陆市民愿意为空间付费吗?服务于C端的仓储业务在欧美发展较早,至今消费者早有为空间付费的意识。但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就目前而言,中国消费者依然习惯为实物付费,为服务付费时显得相对谨慎。
“BOXFUL中国区当前的市场战略是产品意识重于规模化。上门存储的产品不像共享充电宝一说就懂,消费者需要教化和吸收,因此我们将资源集中用于培育消费意识。”陈启贤向记者介绍:“原始的商品交易概念是以物易物,这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尤为突出,没有实体的服务或产品会被严重低估。但我对存储的市场充满信心: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北上广深等地区的消费水平已赶超发达国家,并兼具了香港存储业的两大关键成功因素:人口密集、房价高昂。售卖空间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没有理由不成功。东风兼具,缺的就是产品意识。”
宝师傅BOXFUL在2018年1月进入深圳市场,Q3财报验证了BOXFUL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刚进入深圳市场的时候,BOXFUL就制定了一套教育程度更深的整合推广计划,包括地铁广告、社区广告、朋友圈广告、线下活动推广,这类媒介具备教育市场的特点:封闭空间、有趣易理解、能面对面交流,能让受众明白BOXFUL的业务是什么,而不只是一闪而过的户外或信息流广告。
BOXFUL将目标瞄准亚洲市场。
BOXFUL在中国市场做深耕教育,在国际市场则是另一套积极的扩张策略,这与产品的“延时”特征和市场成熟度差异相关:新的刚需型产品都有“延时生效”特征。大部分新出现的刚需产品,用户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这可能距离他上次看到广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月。
因此,BOXFUL在中国地区的测试周期较长,而在成熟的国际市场上,已经具备了所有投资所需要的数据指标,相对容易决策。正是如此,BOXFUL在国际市场走的是积极扩张策略,满足企业的扩张需要;在中国市场上则是稳扎稳打、重教育、挖需求。
目前,BOXFUL在韩国首尔刚刚起步,上海、新加坡和日本也在积极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