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在创业之前就是一名业绩很出色的TopSales,入职钜派一年就已经成为了全国的销冠,您能给大家分享您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吗?
一,资源整合。
1、首先在于客户资源和人脉整合,这方面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储备的人脉可能有几千人。
2、其次在于客户资源整合和开发,我切入的阶段是不一样的,对于客户资源成交周期,我是要选择成交周期更短的。
3、再次,我一定会对客户资源资金量,客户成交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用同样的时间做出更大的成绩。
4、最后是客户转化率,我总是会分析什么客户资源转化率高,并对此做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追溯,只联系最容易成交的客户资源。
二,学习研究。
1.坚持不断学习和总结,以及自我的管理和自律,取众人所长,以所有人为老师。所以这三年多的时间我创办了最早期的赵涛聚会,到现在的大匡club,累计达120期。这120期的初衷就是做一个理财师的俱乐部。
2.自我学习,这些年我看了几百本销售,管理和专业书籍,结合实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实战的方法论。
3.客户管理。我自制的客户管理表格,不断精进完善,目前已经迭代到第十个版本,借助它我可以将几千个常跟进的客户管理得很好。
4.在研究这块,我善于总结思考,我每天都会做自己的总结。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复盘,要不断的问自己,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三,梦想和选择。
1.心怀梦想,我是为理想而生的,这些年走南闯北,连续创业,尽管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坚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人生要轰轰烈烈,所以我一直都很拼,不创业,毋宁死。在时间利用上我比别人更拼,更讲求效率。
2.聚焦,以产品为例,在线的产品可能有几十款,但是我在每一个阶段卖的主要是一到两个系列的产品,每个系列卖一到两款产品,这种聚焦可能会让我和很多人不一样。
3.自律,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甚至苛刻。不要认为眼前做的事情是很平凡简单的,所有伟大的事情都是在这些琐碎、平凡、无聊和细节中去一点点做好,每天坚持的。
2、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要为理财师做培训的,您为此是不是做了一些准备或者专门训练了?
在2015年的时候,我特别渴望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部门、分公司、公司的限制向更多人学习。所以我当时就想做一个类似于俱乐部的活动,后来就真的从“赵涛聚会”做了起来,这么一坚持就是三年多。
首先我想从市场学习真正的干货、实用的东西;其次,我在做的过程中非常有收获,结交了很多朋友,认识了很多大神,课程也不断得到优化。
去年花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在尽调,整个市场都是做的一些专业型、考证型的培训,混社交的总裁商学院的培训等,针对于财富管理行业这一块的系统的培训,没有看到一家特别好的机构。第二个,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我都未能如愿以偿的找到一些有关财富管理行业实操性的书籍或资料。第三个投资者不专业,投资到一些有问题的平台,不会挑选产品和资产配置,做投资很容易受骗上当,心里还是蛮难受的。所以最后想成立这家公司,专门为理财师而生,为整个金融参与者,包括金融从业者和投资者客户,让每一个金融参与者都有一个自己的移动学习平台。
3、其实培训往往会给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感觉,很多学员听完之后反馈说,听的时候很兴奋,一出门就把新的内容忘的差不多了。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培训课程也好,都变成了一种社交活动,您对此怎么看呢?
首先,市场上这些以混社交为主的平台,分成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传统类,以金融学院,包括金融总裁班,类似于知名高校组织的培训班等等。他们的功能主要有三个:学习,交朋友,拿证书。客户群体多为公司5%-10%的高管或者总经理或者老板。我们针对的是每家公司80%的普通从业人员以及中层管理。
其次是投资者教育,现在有些公司做尝试,但目前整个市场没有公司做得特别大。
大匡做的完全不一样,我们所有的培训只有培训,我们没有任何金融产品,
最后,就是所有金融公司自己的商学院。
他们人员有限,研发能力薄弱,日常事务庞杂,很难去做定制化的课程,更多是满足新人的需求,作为行业老人无益。
您刚才说有很多人会觉得现场的学习感受很好,但是学了之后没用,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第一,市场上绝大部分课程是通用型和理论型课程,原因是他们的创始团队或者培训团队是从来没有这个行业从业经验的,很难深刻理解金融从业者和金融投资客户,所以他们在设计课程大纲的时候就有问题,这是源头问题;第二,他们的讲师绝大部分没有团队经验,所以就算是他们有研发,也很难做深度加工;第三是通用性和理论性在网上、书上随便抄抄就能做出来,现场感受很好,能把一个人意念型、理论型的东西弄好,但是最后实操落地就存在问题。
4、其实许多财富管理机构也好、大的平台也好,他们都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前面您也提到,可能有些机构没有经验,也没有一线的人员参与到课程的研发当中,但是财富机构当中是有这样的人在参与研发的,但是他们下面理财师的反馈说课排得很满,可能最后还是没学到东西。那您觉得这个当中最大的问题可能出在哪呢?
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财富管理行业以契约型基金为代表在2014年发展起来,总共只有四年的时间,人才培养周期是三年到五年,所以这个行业其实只培养了第一批人才。培训部设立的薪资结构、职业发展以及综合收入都无法吸引到这批人。
第二,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培训部是不完善的,培训人员和公司财富端的人数的配置是不成正比的。行业发展太快,导致了无数个分公司的开业、招人,培训讲师根本找不齐短缺的讲师。
第三,培训部的培训水平有限,实操性不足,所以大部分培训公司的部门都做成了一个设计培训的框架。这种配合主要集中在两个部门,一个是产品部,一个是销售部。
对于产品部来说,优秀的产品经理非常少,人员配置不足,导致他们本身要做产品募投管退非常多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专门研发整套专业课程,
第二个部门是销售部门。绝大部分销售管理者是不具备培训能力的,他们不是专门做培训的,精品课程就只能讲一到两节。
对于一个公司的培训体系,应该是从新人训、衔接训、在职训、精英训、管理训、专业训、拓展训,整个体系的,而且每个季度、每个月甚至每周都应该有,但不幸的是,整个培训部做不出这些东西,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快到每个月的新人训都很难。
5、大匡现在的团队的构成大概是什么样的?之后大匡的发展路线是什么样的?
我们目前团队构成分成三个模块。
第一个部门是中后台部门,人事部、财务部、行政部,还有法务和IT。
第二个部门是市场部,市场部分成三块,第一块是视频团队,分成编导和后期制作;第二块是网络部门,分成文案策划和网络推广;第三块是渠道部,分成媒介和渠道。
第三个部门是培训部,培训部队伍比较大,也分成四块,一块是销售实战课程的讲师,一块是管理技能课程的讲师,一块是从业者专业课程的讲师,一块是投资者教育课程的讲师,同时各个团队配有培训助理,这是我们的专职讲师。市场上绝大部分公司是没有自己的专职讲师团队的,大匡有差不多十个人的专职讲师团队。第二个是我们的兼职讲师,我们目前兼职讲师突破100人,战略合作讲师大概有30多人,接近40人。这是我们目前的公司架构。
我们的初衷是为金融参与者,包括从业者和投资者做移动学习平台。我们希望做专业实用型的课程,且一直会坚持做干货和实战的东西。我们希望做成金融知识分享的一个淘宝,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知识的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