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FUS猎云网2019年度企业服务产业峰会”在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隆重举行,近百位知名资本大咖,独角兽创始人、创业风云人物及近千位投资人与创业者共聚一堂。本次峰会由猎云网主办,锐视角、猎云资本、猎云财经、企业管家协办。
峰会现场,九合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啸就《数据智能视角下的企业服务新机会》发表了主题演讲。
王啸从几个维度对比了中美企业服务市场,发现中国企业服务市场较为离散,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一方面是SaaS市场规模,中国为17.3亿美元,美国为72.2亿美元;其次是中美单企业投资额对比,中国平均为21.6美元,美国为255美元;再者是中美注册企业数量,中国有8000余万家,美国则只有2800余万家。
在这样的市场对比下,王啸认为由于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企业的智能化普及程度高,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在未来5-10年有望反超美国。
王啸认为数据智能是当下企业服务创业的新红利,并倾向从技术端和业务端发现新机会。王啸指出,通过对各个产业当中的生产订单链条重整和重新分发,中国任何一个细分产业的产业链都足够大,足以产生一个百亿美金以上市值的公司。同时,技术端可以通过底层算力升级,推动企业服务从下到上变革。最终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商业闭环的核心逻辑。
然而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非常艰难,盈利普遍比较差。王啸表示,九合创投信奉“做有价值的事情,商业价值便会随之而来”,希望与创业者并肩前行,帮助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降本增效,提高收入,让中国的市场成长出未来的行业巨头。
以下为王啸演讲实录,猎云网经删减整理:
王啸:大家好,我是九合创投的创始合伙人,今天分享一下关于我们对企业服务赛道的看法。演讲的主题是关于数据智能视角下的企业服务的新机会,我觉得现在的企业服务可能处在一个新的变化过程中,而这个变化来自于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新的机会,就是数据极大的丰富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极大提升。这是我们过去这么多年企业服务市场当中一个最新的推动力和变化。
往后看企业服务相关的机会,一定来自通过数据驱动和算法驱动带来新的一些机会。九合创投是从2011年开始成立的,我们投企业服务类的项目是从2011年开始做的。
2004年、2005年的时候,我在百度负责企业服务业务线,对企业服务的产品形态和在中国市场当中的变化有十三四年的观察。我觉得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还是处在一个非常早期、非常需要改变的时间。目前为止,我们在企业服务市场当中没有出现像美国那么多的上市公司和龙头公司,中国可能就一家公司用友的市值在100亿美金左右,但在美国,几百亿美金企业服务的公司是非常多的。
中国从90年代开始,最早一批是做IT系统集成的,后来出现了用友,做行业信息化和财务软件ERP系统集成。2008年开始出现了云计算和一些企业的SaaS模型的公司。我们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投了青云这样的云计算公司,是中国To B云最主要的一个玩家,从那开始中国企业服务的云化开始逐渐起步。
2015年开始,行业整合类的公司开始出现,现在开始往后走,有To B的销售能力、又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公司将大有发展。
对比一下中国和美国市场,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弱小,其实以前大的美元VC也不太关注这个市场。从去年开始,这个市场逐渐的受到了资本的关注,其实核心是来自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已经基本上到达天花板。再来看To B市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企业决策层所谓的信息化手段其实是手机,他们用手机来看业务的形态,这种普及导致To B市场最终端的到达手段已经被广大企业主接受,企业使用这种软件的诉求和需求起步了。
美国PC的使用也是90年代初开始做的,中国随着2015年、2016年智能手机的普及,企业主利用手机进行信息化服务的诉求和需求和购买能力,在这几年开始逐渐爆发。
经常会有人问我,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大体量的公司?中国服务企业市场到达终端是手机,这刚刚开始,企业服务市场一定会滞后一些,未来中国企业服务的市场肯定是比美国要大,我们的企业数比美国多出三倍,我们的客单价当然很低,是美国的十分之一。目前我们企业服务相关的市值也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但我们的智能普及度又很高。
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中国的市场会反过来超过美国,未来有5-10倍的增长空间。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之所以逐渐布局这个市场的一个原因。
这个市场从今年开始才逐步进入到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市场当中融资的消息反而是这一年开始增多,包括云化和数字化这两个大趋势的推动。我们知道其实互联网做了一件事情,联通。互联网把每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些软件业务联通起来,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有大量的传感器,每个地方有摄像头,每个地方都有GPS类似这样的东西,我们的数据化其实已经逐渐的完成了。包括像农业这样最基础最靠后一点的行业也逐渐开始有了,拖拉机上装摄像头看种的麦子是什么样的情况,包括卫星云图看长势怎么样,这些数据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和质量,这会带来下一波各种行业的信息化提升的机会和企业服务的机会。
企业服务和产业互联网之间的概念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化,企业服务可能更多是从企业的智能角度去看这个事情,比如销售、客服、HR,产业互联网更多是产业链的从上游往下游宏观的部分,但两个之间的交集非常多,单纯看企业服务这个市场一定要放在产业升级和产业互联网的视角当中去看,会看的更加清楚。
另外一部分我们的人口红利大概在2016、2017年开始,劳动力人口在下降。我们的人力成本、五险一金大幅攀升之后,也就意味着必须通过系统化手段,用软件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工,提高人效的诉求明显提升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开始考虑用数据化,用所谓的软件SaaS替代以前纯手工计账。
我们关注两个领域,一部分是偏技术端的,一部分是偏业务端。
就技术端而言,技术升级带动企业服务的往上发展。智能手机让企业主和员工都有一个到达手段,再往上走就是包括数据部分的处理能力,比如金融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这种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算法以及公开数据源的获取能力也是技术方面要去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在业务端,主要分两端。第一个部分是企业的各种职能从HR到财务到所谓的销售多客户关系管理,最近比较火的RPA就是帮助企业职能端的效率提升,提供更好的工具。第二个来自于各个产业当中生产订单链条的重整和重新分发,中国任何一个细分产业的产业链都足够大,产生一个百亿美金以上市值的公司都存在。
中国的传统产业中,每一个竞争者能力是相似的,你跟我做的事其实差不多,看谁销售能力强,谁的效率高,大家的毛利都不高。这样,每个人市场份额都在1%以下。中国所有传统行业当中,所谓头部玩家的市场份额也就百分之一二。如果在市场当中细分领域当中某一个环节占到百分之二三十以上,一定是一个非常挣钱的公司。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赚钱?互联网头部公司在他领域当中的垄断地位造就了巨高的利润。传统行业很难做到一家公司有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份额,但是二三十的份额是有希望的,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传统产业很有可能造就一波非常大的机会。这来自于利用技术,利用产业链当中要素重新组合形成更好更高效的体系,这是我对中国To B生态一些自己底层的理解。
传统产业可以被改造的部分非常多,而中国正好有这样的机会。因为我们的产业链还比较完整,比如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整车甚至是销售都在一个大体系里面来轮转,这种存在一个大规模的机会。
以前所谓互联网的流量平台,就是BAT这样的信息分发、交友、电商等,中国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应该是各种各样的,每个产业里面都存在一两个大的机会。
另外一部分职能端所谓的提升,HR、客服、销售、CRM这部分存在着机会。中国做客服机器人和机器人客服系统公司非常多,我们也投了一家利用数据应动应答的,看了RPA低代码开发整个赛道这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机会。以前靠人打电话,现在用机器人打电话,当然效率提高很多。第二部分把一些需要大量人沟通的,卖保险,理财产品这些东西用机器实现,这部分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两部分相当于是存在大量把人替代掉,提高效率系统性的机会。这种公司一旦能长大再整合其他职能性的部门,可能在中国就能长出美国达到的公司出来,我相信千亿美金龙头性的公司会出现。
数据对决策产生的影响可能性比较大,我们会找到那个关键点,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去做,可能在某个行业里面,关键点就那么两条,如果你对行业比较了解的话,可以利用数据和算法进行突破,形成所谓的壁垒,这就很有可能产生机会。
我们再讲讲从技术端所谓的突破的路径,首先是底层的技术要有突破,我们之所以站在这里能够讲所谓的人工智能对于行业的改动和驱动,是因为机器学习算法过去5-10年巨大的突破,带来了所谓传统产业升级的机会,传统产业跟所谓的互联网产业不同的地方是互联网简单说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模型就一个,低成本把流量吸纳进来留存住高价值分发出去。低买高卖的流转平台,模式很简单就是流量的分发。不管是百度腾讯和阿里,最后的模式就是广告模型,虽然腾讯是靠游戏的,本质上游戏也是把用户导到一款游戏里面让他付费。互联网过去所有的公司没有一家例外的都是一个流量分发平台包括头条快手,这种模型是非常简单的投其他的都没有用,只有流量分发特征的公司是有用的。在传统的领域当中其实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流量的概念,更多的是效率概念,提高效率降本提效能够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把人工替代掉这都是传统产业当中从底层模型的不同。从底层技术来讲必须要有所谓的降本,通过什么来降本。肯定通过数据和算法和机器的自动化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再者,底层技术和算法和算力的突破,技术层是云计算的突破,因为不可能给每个客户都装套软件,过去在中国做To B的所谓软件服务,IP系统集成最大的难度是每个客户的需求都有一个定制化,每个客户上门安装,中国过去十年To B的公司没有几家起来的,只有一家财务软件用友国家财务的要求是特别标准化的。
财务软件公司才起来一家,其他的行业没有一家做大的,是因为定制化需求和客制化现场提供服务的能力限制了规模的发展。如果能够云端化,SaaS化,订阅制这样的模式规模化增长的机会和可能性增加了。
现在新一代的企业的中高层基本都是70、80后,他们购买服务的可能性、为服务付费的可能性要大很多。中国的IT公司都是卖硬件的,大家买这个东西觉得能看得见愿意付费,这是中国过去这么多年企业级软件服务的公司没起来的核心原因,这个事情已经在改变了。经过十年的努力,这件事情其实已经有了基础。当然我觉得真正的公司要跑出来也不会那么快,五年时间也许能看到中国有体量的企业服务公司上市的浪潮。
刚刚提到,我们发现了一个核心的关键点,就是要利用数据做关键能力的突破,这个数据不是在所有的深面都用的特别极致,关键点的选择在每个行业、每个应用当中是不一样的。如果做CRM,一定是给他提供销售线索的能力要强,意味着数据学习能力和大数据企业库的算法能力要突破,用这个逐渐形成商业闭环。
大家如果创业,首先要找到做这个事情算法关键核心点是什么,如果做的事情跟数据和算法没有什么关系很难做大,因为你能做别人也能做的情况下,意味着大家拼的就是价格,价格的竞争到最后就意味着你是没有可能有利润的。因此,未来To B服务的关键点还是要有技术。要有算法,要有数据团队。
数据智能是当下企业服务创业的红利,有这个红利作为先导和思考的原点,做事情对的可能性大一些。如果不是以这个作为原点,抓住这波浪潮的可能性会相对减少。
九合创投成立了八年多,在中国做科技领域早期投资基金,我们投了36氪、青云这种公司,希望在To B领域与在座的各位以及同行一起在中国能够打造出中国To B服务最好的公司,帮助中国的企业提高效能,降本增效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中国的中小企业是非常艰难的,盈利普遍都比较差,如何在艰难环境下帮助中小企业包括大企业降本增效,提高更多的收入来源,是我们作为投资人作为在这个领域中跟创业者并肩前行人的看法。我坚信过五年,这个领域一定会出非常好的公司。在美国市场,40-50%的公司是To B企业上市公司,中国只有百分之几,这个比例有十倍的空间。未来十年,中国To B市场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是能够出大机会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