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仅有16名职工、两副锅甑、年出酒量不足百吨的“国营濉溪人民酒厂”到如今市值几百亿的上市公司,历经70余年发展历程,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螺旋式上升的发展之路。企业已拥有口子酒文化博览园、口子工业园、口子产业园“一企三园”布局,已然发展成为中国兼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国家酿酒重点骨干企业。
口子酒业,是淮北绿色食品产业链中的标杆企业。据市农业农村局数据,全市现已有绿色食品产业链企业103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4家。现有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421户、家庭农场6269户,有效认证“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160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140个、无公害农产品14 个;认定“淮优”农产品生产企业100家,“淮优”农产品155个。2020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38.7亿元。
舌尖上的“淮北味道”散发独特魅力,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也吸引众多优质食品企业纷至沓来。2012年以来,8届食博会接续在淮举办,更加有效地集聚了人气和商气,提升城市发展品质。仅2021年第八届食博会就签约18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86.83亿元。
借助展会载体平台,在以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之一的相山经济开发区大迈步发展,烘焙类、软饮料类、休闲食品类、肉制品深加工类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功能性食品产业群,配套产业集群等起步成势。8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三年产值平均增速13%以上。
其中,思朗饼干、曦强乳制品获评“中国好食品”,徽香昱原公司被评为“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鑫乐源食品、金富士食品、贝宝等多家企业被评为省“专精特新”企业。
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品牌,淮北绿色食品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开创出一片可喜的新天地。今年以来,我市深耕“五群十链”,筑好“四梁八柱“,为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划定蓝图。
我市聚焦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实际,通过调结构、建集群,强龙头、育品牌,延链条、优服务,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不断加强园区基地建设、强化市场经营主体培育、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构建绿色食品流通体系、实施品牌塑造工程、强化食品安全体系,重点推进食品加工向食品制造转型,加快向生物科技、食品装备等领域延伸,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功能保健型食品,着力提升白酒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力争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紧紧围绕战略布局,各级各相关部门迅速部署、立即行动。截至目前,我市与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召开农产品销售对接洽谈会,并签署了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农业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产品市场推广、农业种质资源研发、农业技术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市政府与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总投资70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农业农村局联系天邦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拟在烈山和濉溪建立现代化养猪场和实施种养循环现代农业项目。
我市还着力在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上下功夫。重点监测9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开展 “四送一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活动,加强服务指导,强化规上企业培育,促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新增安徽百瑞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濉溪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加强“五个一批”工程调度,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发展,截至9月底,全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累计增速3.4%;其中,全省农产品加工强县濉溪县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65.6亿元,同比增长9.6%;全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园区、百善食品工业园实现产值42.4亿元,同比增长8.9%;位列全省50家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的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神华肉制品有限公司则分别有20.4%、137.7%的增长幅度。
淮北市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