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院长在解读《2022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时呼吁,要加大科普力度,帮助大众建立起完善的近视防控意识。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近视防控存在一个长期难点,那就是家长和社会对近视的危害认识不足。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宁利说:“近视造成的损害是缓慢发生的,大家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损害,忽视了它远期的损害。”
留心观察一下孩子,以下6个异常表现是近视前兆。
假期来临,手机、电脑、电视、游戏都安排上了,一个假期下来,极容易造成孩子视力受损。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视力及屈光检查。日常中除了防止视疲劳及时让眼睛休息外,还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吃黄绿色蔬菜,例如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还有叶黄素酯南极磷虾油,能防止眼睛的功能性退变。
1.学生惊人的近视率防控刻不容缓。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曾于去年7月13日,公布了一项覆盖了全国8604所学校,247.7万名学生的近视专项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国家卫健委1月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指出,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期,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持续推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眼科主任建议:检查儿童远视储备量是否足够
“我们在做眼健康筛查的时候就可以了解孩子是否有远视储备,他的远视储备量是否足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建议,0-6岁是近视防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在预防近视方面,可以给家长提前有一个预知。一般在3岁时,如果有175度到200度的远视属于正常。如果在6岁还有125到150度的远视,8岁有75度到100度的远视,这样就可以延缓孩子出现近视甚至不出现近视,可以明显降低近视发生率,同时也可以使发生高度远视的机率大大下降。
如果6岁时远视储备度数为零,眼轴长度高于正常值,孩子的近视概率可超过80%。同时,如果六七岁发生近视,随着身体的发育,近视发展的时间更长,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就特别大。及时发现这部分高危孩子,就能采取对应措施,阻止或延缓近视发生、发展。
3.近视后果严重性
低度近视发展为中高度近视放缓。高度近视容易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比如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和青光眼等,是重点防治的致盲性眼病。高度近视则要直接危害健康。按照我国医学标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发展为病理性近视,诱发眼睛多种病变。如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等。高度近视引发的病理性近视,已成为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因此,防控高度近视是近视综合防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4.升学择业莫因近视受限
实际上,近视对孩子身心健康和整个人生都有长远影响和危害。比如,近视低龄化,不仅给孩子生活造成不便,还可能影响、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由于一些行业对视力要求严格,近视可能会有择业困难。而由于近视高发,一些领域和行业用人也受到影响。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消息,几年来,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总体实现国家防控的目标。不过,尽管工作成效明显,但仍有多项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依然突出。2020年,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仍然超过50%,而高中生中平均10个高中生,至少有8个近视。近视防控力度仍需要进一步加大。
5.设立全国爱眼日。
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每年开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教育部等15部门又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
蓝宝博士青少年眼脑精准营养专家,5合1营养,让眼睛吃饱,黄金成分,协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