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提出明确的“双碳”目标,力争在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双碳”目标下,各个行业也出台和制定了行业“双碳目标”。如建筑行业《“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力争到2025年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
“可见,促进和贡献建筑行业‘双碳’目标实现,装配式建筑被寄予厚望。”圣堡住宅总经理邹芝芳如是表示。圣堡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机构,其独自研发的“PHF建筑体系”被认为是未来装配式重要的营造方式之一。
那么,具体来说,装配式建筑以及包括圣堡住宅研发的“PHF建筑”体系等,是如何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呢?
我们将这一问题抛给了圣堡住宅的邹芝芳总经理。在邹总经理看来,装配式建筑贡献“双碳”,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装配式建筑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传统的建造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资源,包括但是不限于土地、钢材、水泥、砂石等等,而装配式建筑对各类资源需求量要少很多。以土地为例,传统的工地需要专门的场地用于堆放建材、绑扎钢筋等等,占用大量土地,但是装配式建筑的所有构件都是在工厂完成,运输到现场进行吊装,无需过多施工工地;再例如,传统方式建造,需要搭建脚手架,使用大量的钢管,并且手工作业效率低下,而装配式工地,无需脚手架,吊车安装,无需外墙脚手架。再者,传统建筑工地,多采用湿法进行作业,而装配式工地,全部采用干法作业,对水资源消耗极低。
“总之,装配式建筑大幅降低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圣堡住宅总经理邹芝芳强调。
装配式建筑更加“绿色”
传统建筑工地,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包括废水(施工工艺产生和清洗用途)、废气(挖掘扬尘、电焊)、噪音(各类施工机械)、固废(建筑和装饰垃圾)以及其它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工地土壤、水环境、周边居民等都会造成危害和影响。
与传统工地相比较,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构件大部分都是工厂制造和生产,其对施工场地的环境影响,微乎其微,即便是装配式构件生产基地,对产生的污染物也会集中化处理。
特别是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可实现在工厂完成对构件的装饰装修,进一步减少了装修阶段的固废量。
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行业“能效”
单位能效产出效益,是衡量“双碳”目标实现程度的“硬指标”。根据圣堡住宅的初步研究,当建筑装配率超过60%,基于PHF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建筑工地可节省木材80%、节水60%、减少能耗70%。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普及,生产基地模具利用率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产值会进一步提升。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与传统建造成本,正在不断缩小,乃至持平。
“我们通过采用PHF建筑体系,已经可以将别墅、工业厂房等建造成本降至每平方米千元以内。”圣堡住宅总经理邹芝芳表示。
有充足的理由的相信,随着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普及,装配式建筑将会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