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山西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

内容摘要:西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青 梦”志愿服务队——非遗传承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

西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

“青 梦”志愿服务队——非遗传承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沉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而非遗传承人年龄断层,面对着“有技无人传”的现状,这就更需要支持和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大力培养青年传承人。

推光漆器

山西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于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前往了著名的平遥古城唐都推光漆器基地进行了实地调查,更是亲身体验了漆器制作的魅力。

工匠师傅耐心地向队员们讲解每一个步骤:从底胎处理时的细致打磨,到髹漆过程中对色彩的精心涂抹,再到手掌推光时微妙的力度把握……队员们纷纷动手尝试,有的在底胎处理环节,小心翼翼地用砂纸打磨,感受着木材逐渐变得光滑;有的在髹漆时,专注地控制着刷子,努力让漆层均匀而美观;还有的在手掌推光时,轻轻摩挲着漆器表面,期望能为其赋予那独特的光泽。在这个过程中,志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推光漆器制作工艺的繁杂与精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更明白了匠人们坚守传统技艺的不易。经过这次深入的调研,团队成员们不仅对平遥古城的建筑格局和历史文化价值有了深刻的认知,更在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悟。

漆扇 扎染

一口大缸,各色漆料点入水中,随着扇面的缓缓入水中翻动,五彩斑斓的颜色、轻风流云般的纹路跃然而上;几捆束带,将染布层层分开,将染料慢慢渗入其中,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花海、密林逐渐在内部氤氲……这是独属于漆扇与扎染的美。在近年“国潮”热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漆扇主打每一把扇面都独一无二;扎染的每块染布都是美轮美奂的画卷。它们带给了年轻人许多遐想和创造的空间,正因其亲民易操作的属性,漆扇与扎染体验在人民群众中爆火,街边支起的“漆扇、扎染”体验小摊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山西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在平遥县平遥古城内开展推广漆扇与扎染的公益活动,传播非遗文化,将漆扇、扎染传统手工艺带到每个古城旅游者的身边。活动现场,志愿者向被吸引来的游客们展示了漆扇和扎染古老而独特的工艺。游客们通过现场讲解和演示,了解了漆扇和扎染的起源、制作流程和艺术特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游客们甚至都无法抵挡非遗文化的魅力并前来体验漆扇与扎染。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尝试,制作出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

非遗技艺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到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工艺品从博物馆走入百姓日常;非遗资源有机融入文化生活,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都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通过在平遥街道开展公益性质的漆扇、扎染等非遗手工活动,不仅让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的队员们学习到了如何更好地传承非遗、传播传统文化,也让队员们思考在未来如何基于自身专业特色来更好地讲好非遗文化的活态“有机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非遗技艺“潮”起来,坚持活态传承,非遗将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保留了过去的一角,见证了历史兴衰,它们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寄托。保护和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一种工艺,更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重要责任和伟大使命。

“青 梦”志愿服务队——非遗传承篇

(以上内容来源如无标示深港网皆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ZFC国货彩妆预祝巴黎奥运中国健儿再创佳绩,续写冬奥辉煌

下一篇:专访湖南华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袁卓异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