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拨云寻“古道”,以“文”话新篇

内容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古水风华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门头沟区京西古道沿线的水峪嘴村,综合运用实地考察、村民访谈、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剖析了水峪嘴村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特大洪水后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全方位、多维度地感受古道文化,探索美丽乡村的发展振兴之路,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古水风华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门头沟区京西古道沿线的水峪嘴村,综合运用实地考察、村民访谈、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剖析了水峪嘴村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特大洪水后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全方位、多维度地感受古道文化,探索美丽乡村的发展振兴之路,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穿越京西古道,领略千年风华

“京西古道最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迁徙时踏辟出来的山间道路和永定河廊道。”水峪嘴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闯一边弯腰捡起古道上的塑料水瓶丢进垃圾桶,一边向实践团介绍着。在陈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徒步穿越京西古道,参观了古道剧场、望仙阁、永远免夫交界碑、牛角岭关城、关帝庙等。从古道文化、文旅开发、生态保护、地质勘探等方面全面了解了古道的“前世今生”,为后期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拓宽了思路,指引了方向。

密树繁花,蝉鸣清风,登亭远眺。陈书记详细介绍了京西古道的历史文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曲作家马致远在这里秋思感怀;驼铃阵阵,蹄窝留痕,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也从这里走过;‘长亭外,古道边’一首《送别》又让古道多了一份离别情怀。”古道不仅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许多耳熟能详的名作名曲皆有它的身影。

图为京西古道望仙阁。闫佳敏 摄

在陈书记的指引下,实践团来到了古道博物馆和古道特色餐饮马帮宴。博物馆承担着村史馆的功能,记录着京西古道的千年文化和水峪嘴村人民的峥嵘岁月。水峪嘴村的“三次创业”展现出村民们不断探索、波澜壮阔的不懈奋斗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依托山区天然资源优势,水峪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胡凤才与付宏春自筹资金开办石厂,非煤矿山开采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直到07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水峪嘴村积极响应“首都生态涵养区”发展战略,主动关矿山、停工厂,确定了“以京西古道底蕴为抓手、以文旅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高端养老等新型产业。2017年,水峪嘴村依托永定河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建设拥有农业观光、农业教学、农林实验、果品采摘、亲子娱乐功能的现代化农业观光体验园,为游客提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沉浸式生活体验。

图为水峪嘴村第一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古道博物馆。闫佳敏 摄

“古道上的售票员、我们这的服务员都是村里的老人,我们从小听着古道的故事长大,对这里无比了解,年纪大了多亏村里给我们这些工作机会。”马帮宴的服务员大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村里的情况。

三次创业,两次转型,从粗放采石开山到文化康养旅游,再到现代农业体验,这条古道边、永定河旁的发展之路时刻为村民谋幸福,时刻与村民紧密相依,是乡村探索振兴新模式的光辉缩影,更见证着国家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丰硕成果。

重走领者足迹,见证浴水重生 

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永定河水位暴涨,紧邻永定河的水峪嘴村受损较为严重,村内通讯、水电气全部中断;村内道路、京西古道风景区受损严重,全村直接经济损失3200余万元。2023年11月10日,临近中午,国家领导人来到水峪嘴村考察,走进村民家中,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

实践团跟随领导人的足迹,重走领导人考察之路,在水峪嘴村开展了实地调研。在党务助理艾宁老师的介绍下,亲眼见证了重建成果,参观了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展板,详细了解了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的重建提升情况。成员们走进“安全应急小屋”,看到卫星电话、直饮净水器、常用药品等应急物资一应俱全,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视与关怀。

“在洪水来过之后,到处是废墟残骸,我真的体会到了‘世界末日’的感觉,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村委会的领导下,我们都挺过来了。”实践团有幸进入受灾群众家中,采访到村民金先生,金先生家位于洪水出山口的第一线,当时受灾情况非常严重。水灾期间,全体村民众志成城,听党安排,顺利进行了安全转移,并以最快速度完成了灾后重建。如今站在金先生的二层小洋房里丝毫看不出这里一年前刚刚经历过特大洪灾。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受灾村民和村委成员。王江帆 摄

探秘新农文旅,感悟巾帼担当

实践团又走访了水峪嘴村的第三次创业成果——古道农耕文化体验园,调研国家级生态农场的“鱼菜共生”项目,以及休闲农业与农耕研学等业态的开发情况。负责人是村委付宏春,巾帼不让须眉的她回忆起那段创业往事:“八八年我才28岁就跟着村党支部书记工作,为了要恢复采石场的生产,连水电费都只能到处借钱交,那个时候书记负责生产,我负责销售。后来办景区,九年里我跑遍了整个北京审批各种材料。景区办起来了我也闲不住,又来到这里办农耕文化体验园。”永定河生态农耕文化体验园由村企合作经营,占地面积约4.9公顷,业态以农业采摘、周末菜园、鱼菜共生为主。在农耕文化园中,有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食堂,可接待100人就餐;还设有冬天滑雪、夏天滑草、露营烧烤的区域以及巴士图书室、房车基地,真正实现了农文娱一体化。

付大姐又抬起手臂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一条长长的疤痕,这是她去年在抢险救灾中右上臂肌腱撕裂留下的,为了转移老人和儿童,她不顾自身安危将水管直接扛在肩上,用身体的力量在泥石流中搭建出一条救命的绳索。

“我是党员,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付大姐的一句话掷地有声。

实践队员采访村委付宏春。 王江帆 摄

为了探索文旅融合路径,打造京西古道文旅品牌,活化古道文化内涵,实践团成员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有力抓手,为京西古道发展出谋划策,依托京西古道、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送别》等IP设计制作了20余有乐趣、有文化、有价值的文创产品,形成了一份京西古道文旅发展策划方案,受到水峪嘴村领导干部的高度赞赏。

村委会展览的部分实践团所设计的文创。王江帆 摄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连续多日的实践活动内容充实,意义深刻。乡村文旅不宜迟,青春聚力正当时。古水风华实践团在实践中致知躬行,未来将会继续为文化建设、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让文化成为诗画乡村的鲜明底色,让文旅成为乡村发展的有力动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宽阔大道上绘就更美画卷。

(通讯员 亓宸玥 闫佳敏 王江帆)

(以上内容来源如无标示深港网皆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启新质之程 展新疆之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