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邓兆萍继“流金岁月”、“心水”、“茶马古道”、“天梯”、“海市蜃楼”、“凡心梵音”、“天方地圆”、“花开的声音”、“母仪天下”、“天青烟雨”、“织梦岭南”、“如是我闻”主题发布后,的新一轮发布;也是其继与红色画家钱铃戈协力创作“花开的声音”系列、与卢延光合作创作“母仪天下”、与画家邓小玲携手创作“织梦岭南”、“如是我闻”之后的再一次跨界合作。在她看来,艺术不再是让人仰望的欣赏品,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将之与流行时尚和市场需求结合,实现更广阔范围的实用价值,是一个当代时装设计师应该做的事情。
本季发布会依然延续了邓兆萍惯有的设计风格,经典与时尚、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在摇曳的裙摆中透出清雅飘逸,色调丰富、别致的国画纹样意境悠远;结构上在简约中体现品位,通过对领口、肩部、腰身等部位精妙处理,结合衣身上使用的层叠、褶皱等手法,表现出设计师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用服饰演绎对生命的热爱,以流行诉说对自然的崇尚”就是她设计思维的写照。
发布会上,奢华风的三十多件华服使用了以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科技纤维轶纶95与中国特有的丝、亚麻混纺而成的面料,具有保暖、保健、阻燃、生物亲和性四大原生性功能的新型纤维成为礼服原材料,带来的是从产业链源头开始的变革,而这也正是邓兆萍拓展到产业链整体设计的一次成功尝试。
对话设计师:
记者:这些年你的设计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是什么原因呢?
邓兆萍:首先,因为我是中国人,骨子里面、基因里面就有这种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认可。医学方面的资料显示人类的基因可以记忆三百年,虽然我没有办法去考证这个说法是否真实,但我愿意相信这种说法的存在,所以我觉得我们血液里不乏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基于历史原因,中国时尚产业发展也就是改革开放后这二、三十年。我们能掌握的技术和时尚理念相对于欧洲来说也还尚浅,去挖掘别人的文化,肯定没有挖掘我们自己骨子里已经有的文化那么得心应手。最后,这么多年来品牌积累的客户都是比较深爱中国文化的,她们的热爱和选择也让我更加坚定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
记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你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寻找灵感和素材?
邓兆萍:这个要分成不同的阶段,对我来说第一个阶段就是刚出道的时候,完全出于自己的爱好,因为爱所以爱;第二个阶段就是拿中国十佳设计师的时候,会当背包客出去采风,包括选择国内外喜欢的地区去寻找设计灵感;第三阶段,也就是近几年,我更多的是会去调研、论证,把确定好的主题做出来。就像三年前的作品“天青烟雨”,我只是用了元代青花瓶这个元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点就可以展开一场秀。画家在作画的时候可能是以点--线--面,我在做设计的时候是从点到面,再由线散发出去。
记者:提到中国风,大家就会想到中国红、蓝印花布或者水墨等“标志性的中国元素”,在你看来中国风的精髓是什么呢?
邓兆萍:所谓时尚精髓,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前几年全球劲刮中国风,国内外时尚平台都不乏很多优秀的作品。中国元素如何应用,跟设计师的文化底蕴和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不可能只用中国结和盘扣就代表了中国风的全部。而我理解的中国元素就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一个独特的符号,除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建筑和一些思想体系,我认为服装也作为一个朝代的符号流传下来。我会在这些流传下来的东西里面寻找一些古为今用的精髓,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怎么可能都能用上,所以我只在这个文化宝库里吸取一点适合我用在服装上的,就足够了,毕竟无论你设计的服装故事有多么深远,最终还是要为消费者服务,没有人为你买单,没有人穿你的衣服,难道把作品放博物馆?所以我经常告诫我的学生,设计衣服,第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都是为谁设计的,谁会为你买单,谁会喜欢穿你的衣服,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所以作为服装设计师还是需要消费者把我的衣服穿出去,把我思想理念和设计传播出去,这是我的最终目标。
记者:如何将古老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和时尚服饰相平衡?
邓兆萍:我在一件衣服里用的中国元素,比例从来不会超过10%,是作为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会告诉你这个设计作品的文化源头是什么,但是她是现代人的衣服。因为无论多喜欢中国传统的汉服或者绣花,现代人的衣柜绝大多数还是现代的服饰。我觉得现代人要有现代的符号,要有当代的印记。这么多年来很多人说我的设计是既有中国元素,又很时尚,能接地气,这就是我现在所追求的,我需要通过服装和消费者传递我当下对时尚的理解和生活态度。
记者:你觉得还能以怎样新颖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
邓兆萍:今年我选用各省市的花卉来体现中国风,比如牡丹、梅花、水仙、月季、紫藤等,“花”和“华”在古汉语同义,我这次用“盛世中华”这个主题,并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政治的意义,我是觉得在太平盛世的环境里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与欣赏大自然的万种风情,犹如百花需要沃土、清新空气、干净水源才能绽放一样。我感恩可以生活在一个和平安逸的年代,尤其作为一个搞艺术创作的人,无疑是幸运的。因此我选用了“花”为主要设计元素,结合中国传统服装的结构,用高科产品轶纶95研发出新型的面料,通过人与自然界的跨界、设计师和艺术家的跨界、艺术和科技的跨界去展示。因为,我认为未来的服装设计拼的一定不是设计,而是新型科技面料和创新的思维模式。相信“盛世中华”能为你带来愉悦的心情。
记者:这次服装在定位上是从比较优雅的职业装向商务休闲风格的一个转变,想表达一种很宁静的,内修的风格。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
邓兆萍:每个年龄段有不一样的感悟,现阶段有很多想法已经成熟了,需要做调整,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未来十年,品牌做一些结构性的改变,适当选择合适自己设计风格的客户,更专业、专注地做事和做品牌。
记者:你这几年的创作伙伴基本上都是书画家,你会考虑和其他的艺术家跨界合作吗?
邓兆萍:与姐姐合作是一件很必然的事,我们家有两个画家姐姐。从小就有艺术的熏陶,也一直有审美的天赋。从2010年与红色画家钱铃戈和岭南大师卢延光合作后,很多著名画家和收藏机构都希望跟我合作,既然跟别的艺术家合作,为什么不跟画家姐姐合作呢?她的艺术作品也是横跨了几个界别,所以我们两姊妹这几年下来,在广东已经形成艺术姐妹花的组合了。之前和其他老师合作也需要做一些年龄、理念上的磨合,但是和我姐姐只相差两岁,我们有共同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和兴趣爱好的,一直以来在性格上也形成了一种互补,所以合作起来非常得心应手。今年新加入了原故宫古画修复师白洋老师,白洋老师及夫人专程从北京来到我的工作室,共同协商“盛世中华“作品的创作,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尽管这十几天工作强度很大,非常辛苦,但我们都很快乐,相信这是我设计生涯中很重要的经历。不管未来我们时尚艺术三人行能不能一直走下去,但此刻,我们的合作是愉快的。
记者: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邓兆萍:先说工作吧。工作上的三年计划刚刚也提到了,每年在广东时装周有一场禅文化的秀,然后在北京也是连续三年会有一场或两场秀,这个工作其实就占用了我很多时间,而且每年10月份北京国际时装周,我都会协同两个新人一起,也许是艺术界,也许是服装界。“轶轮95”产品的推广相信是我未来十年重点关注和努力的方向,这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我想让我们的科学家研发半个世纪的科研成果在服饰领域里得到推广,尽管新型材料推广起来会比较费力,但是,我会通过个人的影响力和团队、媒体朋友的一起去圆一个科学家的梦想。同时,三年内会成立“心水基金会”,除了为老人家送温暖,还将重点关注年轻有才华的服装设计师。
在生活方面,我觉得我也到了可以随心去生活的阶段了。现在我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了,我依然以行者的方式去感悟这个世界。除了专业,平时比较喜欢看宗教方面的书,我把各宗教的教义看成不同门派的哲学,分析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从而理解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生存之道,只有“悟出”了生活之道,才能把握人与自然相处的“度”。现在除了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我还没去,其他宗教的发源地我都走遍了,所以接下来我想分析世界几大宗教的共性与个性,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因此未来的十年,通过各种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我不单纯想做一个服装设计师,我想成为一个时尚哲人。通过不断地学习,最终能够成为一个服装行业出色的、真正的导师。因为我整个成长经历中有很多老师、导师给予了许多正确的引导,未来我也能沿着老师们的轨迹,把我所学传播出去。我非常欣赏孔子说的一句话“有教无类”,只要你想学,我都愿意教。对于有才华的学生,“心水”基金会把他们推上更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