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累、看病乱、看病贵让市民都不敢生病。为缓解这一难题,厦门从2012年开始实施慢病分级诊疗制度,目前已达到慢病患者分诊40%的目标。昨日,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挹青接听市长专线时透露,今年厦门计划提升改造社区医疗服务中心7个,5年内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4个。
改造7个社区医疗中心
自2012年起,厦门把慢病一体化管理作为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切入点。“两年来,厦门初步建立了综合医院有专科医生,社区有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师(即‘三师组合’)对慢性病人全程照顾的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集中的病种为主开展工作。”王挹青介绍。
目前,岛内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个,每个机构均配备有全科医生。现已完全组建“三师组合”的有7支团队,今年10月1日开始在全市进一步推广,预计将于今年完成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一支“三师组合”的目标。
王挹青表示,今年厦门计划提升改造社区医疗服务中心7个,5年内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4个。同时,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举办护理院、康复中心及以慢性病为特色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今年厦门已新增护理院3家。
要让“社区接得住、百姓乐意去”,社区的医疗质量至关重要。“现在社区招聘的临床医师都必须取得医学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取得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同时,我们也在培养一批健康管理师队伍。”王挹青表示。
王挹青介绍,现在的这批健康管理师由经过选拔的高素质社区护士组成,本身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在糖尿病人的照顾上,他们将从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全程照顾。“今年年底第一批60人的健康管理师将参加国家的统一考核,一旦通过就将是国家级的健康管理师。”王挹青说。
慢病患者分诊达近40%
“现在厦门已建立起慢病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慢病病人转诊、数据提取、评价、统计的信息化管理。比如说,病人在社区做完心电图,对接的三级医院也能实时地接收到信息,实现影像材料的共享。”王挹青说。
据介绍,自2012年开展慢病全程管理工作以来,截至今年9月,厦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诊疗人次同比增长45.6%,社区增加了84种慢性病常用药。通过“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由医院向社区转诊并接受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约19万名、糖尿病患者8万余名,目前已达到慢病患者分诊近40%的目标。
“未来,厦门将实行分步走,逐渐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都纳入分级诊疗制度。”王挹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