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最年轻院士李宁因涉嫌套取科技专项基金被捕,科技管理部门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在去年,广州市科信领域系列违纪违法案曝光,打破了科技管理部门原有“清水衙门”的印象。原来,科技管理部门与国土、矿产、交通一样,都是腐败的“高危行业”。
去年,清远市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作为重要评选指标之一,科技经费投入情况也备受瞩目。目前,清远科技管理部门暂时未查处出腐败现象,但是警钟长鸣,不容忽视。
如今,政府对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视,公共财政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当然,巨额的专项财政科技资金无差别、无偿资助科技企业的政策优惠,也为寻租提供了很大可能。不独企业,就连一些高校,也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名目为公司进行利益输送。
公开,是防腐的先决条件,但是公开未必就意味着让腐败消弭于无形。因为,科技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公众很难熟悉科技行业的现行政策和评价体系。科技项目是否该立,立项资金又该是多少,即便是有关部门也很难说出个子丑寅卯。因此,即便是主动信息公开,公众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换句话说,这样的信息公开,也是为了公开而公开,实际上取得的效果确实极其有限。
在当下,清远市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巨额的立项资金应当得到合理分配。有投资专家认为,是否选择投资某个科技项目,根据为是否有好的市场前景,一旦效益不理想就撤资。笔者认为,在科技资金投入方面,也应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发挥市场的力量,实际上就是减少主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和减少权力寻租的可能,使得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朝着规范管理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目前科技管理方式与快速增长的科研资金和日益复杂的科技创新活动还不相适应,科技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业内早已达成的共识。科技部在年初也明确指出,今年要落实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意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大项目要突出国家目标、基础前沿项目要突出创新导向、公益性项目要聚焦重大需求、市场导向类项目要突出企业主体。
清远科技投入虽然增幅很大,可是相比其他珠三角城市,仍显得捉襟见肘。正是因为投入的有限性,才应当将资金投入有潜力的科技项目。要实现上述可能,应当将立什么项目、投多少资金的决定权还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