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CEO蒂姆·库克曾于上月27日发布苹果公司业绩时表示,2015年将是属于Apple Pay的一年,苹果将在这一领域持续扩大投资,并将在今年把使用Apple Pay进行支付的银行和信用交易机构提高到750家。
Apple Pay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市场研究公司 ITG 数据显示,Apple Pay 11 月份在数字支付市场上的交易金额份额已超过 1%,在新用户当中,Apple Pay 的使用频率是 Paypal 的三倍以上,而消费者支付的交易数占他们的信用卡交易总数的 5.3%。这背后是商机无限的全球移动支付市场,Gartner 预计截止 2017 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 7210 亿美元,并且用户数增加到 4.5 亿。
Apple Pay再次展现了苹果整合产业链的绝对实力,吸引无数厂商关注。但大家也不得不承认,苹果近两年的创新,无论是前些年的指纹识别,再到Apple Pay的指纹支付,竞争对手其模仿抄袭难度相比以前高了整整一个等级,即便是以跟随抄袭苹果为主的三星,也越发有跟不上的节奏。
不过Apple Pay的问题也很明显,整套支付系统需要商家换装特殊的收款终端。大商家在没有足够用户的时候,并没有热情完成全面部署,而小商家更是不愿承担此部分成本。在将 Apple Pay 推广出美国的时候,还面临着与各国金融系统的谈判协调问题。消费者面临有 iPhone,却无处可付款的窘境。
如果不能让付款终端适应手机,那能否让手机反过来适应付款终端?三星即将在MWC上发布的Loop Pay可能实现这样的功能。
三星早前已与美国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公司Loop Pay就合作事宜进行谈判,Loop Pay公司持有磁安全传输技术(MST)专利,Loop 提供的是一种磁力安全传输技术(MST:Magnetic Secure Transmission),你需要在 LoopPay 中先输入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它会向刷卡器传输你信用卡中磁条数据,虽然你没有刷卡,但模拟的信号会让 POS 机认为你在刷卡。
与Apple Pay相比,这种技术并不需要改造现有的POS机使其具有NFC功能,而且不需要与特定的银行合作,因此适配范围非常广大,Loop Pay表示该技术已经可以在92%的POS机上面使用。
目前,三星电子在韩国国内虽然已经提供近场通信(NFC)支付服务,但是未得到普及。Loop Pay公司正与手机电池生产商XPal Power进行合作,三星极有可能在S6上内置Loop Pay的系统级芯片。
三星设想的支付流程同 Apple Pay 完全相似,用户在三星手机上验证指纹,手机发出信号完成支付。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简单易用,三星极其有可能在S6上采用类似华为Mate 7式的按压式指纹模块,来替代上一代S5上所用的滑动式指纹识别。
Apple Pay目前仅能在美国使用,这对于已经购买iPhone 6与iPhone 6 Plus的用户来说,不能体验到这项服务不得不说是一项遗憾,Apple Pay在中国的落地,涉及到苹果与银联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国用户具体什么时候能够体验到这项服务还不得而知。
但Loop Pay不同,去年10月,三星与中国银联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在中国开始推出手机NFC支付业务,成为首个在中国内提供NFC支付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用户在购买S6之后,就可以在任意一家带有POS机的零售店,体验到Loop Pay的服务,Loop Pay能够操纵足够的磁场,向POS机传输你信用卡中的付款信息,使得POS机觉得这是一种刷卡的行为,以此完成刷卡工作。
你只需要打开Loop Pay的App,然后扫描进你的信用卡信息,在需要付款的时候提前拿S6靠近POS,最后用三星的指纹支付来确认支付。就完成了整个支付流程,相比于传统的NFC支付,三星就多在最后的安全环节,多了一个指纹支付来提高用户的财产信息,整个体验过程和Apple Pay一样方便顺畅。
日韩手机厂商都有同样的毛病,重硬不重软,其软件的用户体验与硬件相比,相差甚远。三星近些年所做的一些微创新也被用户诟病鸡肋,或许这才是它需要借助LoopPay做自己的移动支付的原因。无疑,苹果给出的Apple Pay是一套非常成熟的移动支付方案,无论是从安全、还是易用性上,Apple Pay都做出了人们所期望的移动支付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人们所广泛使用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且这已经是被美国用户广泛检验过的。
三星Loop Pay模拟的磁条卡属于比较落后的技术,当前很多国家都在力推IC芯片卡,Loop Pay无法在加油站和自动取款机上这样的浸入式插槽读卡器上使用,以及一种特殊的双面磁条上完成支付,在理论上它虽然可以适应市场上大多数POS机。但是S6能否靠Loop Pay打一场翻身仗?或许需要等待市场来考验。
【钛媒体作者介绍:百略网;微信公众号:wwwbailve】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