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旗下第一款有生产力的平板 Pixel C本周在美国正式开卖,多家外媒和科技博主也在 Pixel C 上市前拿到了产品并进行了体验,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从这些文字中读出令人兴奋的情绪,从反馈的结果看:这是一款失望大于惊喜的产品。
迫于市场压力下的产物:Pixel C 的推出并无优势
不同于谷歌为了展示原生安卓系统而推出的 Nexus 7、 Nexus 9 等平板产品,也不同于以往和合作伙伴共同生产的方式,这款由谷歌亲自操刀的Pixel C 显然出生就自带主角光环,并直接被划到Pixel 系列。能被谷歌寄予如此厚望,显然是由于Pixel C平板的生产力标签。
微软Surface系列的成功,让平板的生产力需求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与其说谷歌推出Pixel C是迫于微软的压力,不如说是市场的选择。2010年苹果发布的iPad,虽然算不上第一款平板设备——严格来说平板的发展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987年的Linus Write-Top,但显然iPad开创了此后的平板热潮,之后安卓平台迅速跟进活动推出了自己的平板设备。然而苹果推出的iPad显然只是出于丰富iOS尺寸的考量,并没有让iPad成为生产力设备的初衷,这从iPad刚刚面世时被外媒称为放大版的iPod Touch中可以看出。事实上iPad一直以来和iPhone相似的硬件配置也足以说明,iPad不可能具有生产力的属性。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继续推进,碎片化时间的增多,经过对平板早期的新鲜感之后,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平板的娱乐功能,移动办公的内在动力逐渐增强,这时,微软的Surface经过产品迭代,并把尺寸从最初的10.6英寸提升到12英寸恰恰契合了用户的需求潮流,这是Surface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在这种需求推动之下,出现了苹果和谷歌不约而同推出了自己的生产力平板一幕。而剧情雷同的背后却无关巧合因素,即使没有微软Surface的存在,苹果谷歌依然会尝试这种改变,因为调查发现iPad 的主要使用场景主要是在家里的休闲时间使用。轻度的使用方式也解释了为什么几年前的iPad现在依然能够胜任,这也是用户升级iPad动力不足的原因。由于安卓在平板设备上一直属于iPad的追赶者,因此iPad遇到的困境也是安卓平板的难题。
高配置并不等于生产力:安卓系统的掣肘 Pixel C注定难获成功
正是由于感受到市场的压力,谷歌推出了自己的生产力平板:非常有质感的铝合金外壳,做工扎实的外接键盘,漂亮的外观让它看起来非常符合一款高端平板的要求。并且配置不俗:Nvidia X1 处理器和3GB内存,分辨率为2560 X 1800像素,让Pixel在多核跑分下整点运算能力媲美iPad Pro。
遗憾的是虽然已经属于被动应对市场的需求,谷歌在做出改变的时候却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只是简单的把生产力和高配置等同起来,忽略系统和软件的优化。根据莫博士的观点谷歌长期忽略对平板电脑 App 的支持和优化,每当我询问谷歌公司的高管时,他们通常都会说优秀的手机 App 在大尺寸的平板上表现也会很出色,但所有用过 iPad 的人都能看出手机 App 和专门为平板优化过的 App 的区别。
所以即使新发布的Pixel C仍出现了屏幕响应延迟和卡顿的情况,有些软件甚至不能横屏活动,大大影响了使用体验。
而外媒的报道中并不针对平板本身,提到更多的是系统和软件问题。
Pixel C未来依然不容乐观:过往的经验表明配置的提升无助于生产力的提高
Surface能够成功,缘于微软把PC做成Surface的逻辑,相比谷歌在安卓上实现生产力,微软的做法无疑是走了一条捷径,依靠PC上丰富的软件生态,微软依靠现有生态的改进型转型至少技术上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但这一点对于谷歌却是致命的,想在安卓上实现生产力的标签则属于从无到有的创造性改进。虽然谷歌和苹果面临同样的问题,活动策划。都需要实现移动平台生产力的属性,苹果依靠在平板设备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号召软件开发商为自己平台开发大型软件相对来说比谷歌更容易。
安卓平台由于没有专门针对平板进行优化,即使硬件配置强悍,仍然不能改变软件质量堪忧,产力不足的现状。实际上,安卓设备在配置上从来不是问题,在谷歌推出Pixel C之前,习惯硬件大跃进的厂商早已经推出强悍至极的平板产品,如LG、三星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安卓平台上并没有出现一些关于制图、办公、视频处理、音乐制作在内的专业软件。从这个角度讲Pixel C 对于推动安卓平台的生产力进化并不会有实质性作用。
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根据IDC的数据,近年来iPad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iPad的市场份额已经降到20%,而iOS和安卓两大系统平台又几乎垄断整个市场,因此剩下的80%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被安卓占领。这似乎也给了开发者为安卓平台开发高质量软件的动力,但对于这一优势谷歌显然没有很好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