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釜底抽“心”百年制冷行业迎来海尔时代)
数码相机取代胶卷相机,智能手机颠覆传统手机……高频次的技术变革带来“降维攻击”,改变着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形态与企业兴衰。如今,在技术更迭相对缓慢地耐用家电领域,也迎来一次核心技术突破,一场新的“降维攻击”即将上演。
核心技术突破领跑全球制冷家电行业
这场“降维攻击”由老牌家电企业海尔策动。美国当地时间9月20日,海尔在纽约发布了具备无压缩机、全球首创、零噪音、零震动等多项颠覆性功能的固态薄膜制冷技术,一经亮相便引来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有家电业内人士评论说,这项技术如同为老式相机装上了电子感光元器件,是制冷行业百年来的一次重大技术突变,将引发全球制冷家电行业颠覆性、替代性的变革。
在冰箱诞生后的百年历程中,压缩机是家电制冷应用最广的核心部件,对冷库、冰箱、冰柜、酒柜(酒柜装修效果图)而言,压缩机就像是“心脏”。不过,一直以来,科学家、工程师们也想尽办法克服压缩机的噪音、耗电、破坏臭氧等瑕疵,推出了固态制冷、热驱动制冷等各种无压缩机技术,但受制于多种因素,无压缩机技术一直缺乏家庭消费的商业化应用。如今,海尔突破百年压缩机制冷技术瓶颈,将无压缩机制冷推向了家用领域:9月30日,搭载固态薄膜制冷技术的首批海尔酒柜正式下线。
与传统压缩机制冷相比,运用固态薄膜制冷技术的酒柜实现了无噪音、无震动、无污染、温度波动低至±0.1的性能升级,有效避免了轻微噪音、震动和温度波动对红酒分子结构的扰乱,实现了用户体验的大幅提升。这源于海尔采用的集创新型材料与领先工艺的电子芯片,冷端采用被动传冷的CO热管换热器,热端采用HO风直冷两用换热器。目前该技术已达到与压缩机同样的制冷深度,并在体积、重量、模块化组合、降噪、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堪称全球最前沿的制冷技术。
可以预期,待采用新技术的酒柜在中美亮点成熟应用后,海尔将会把固态薄膜制冷技术推广到冰箱、冰柜等更广泛领域。凭借该技术的突破性飞跃,全世界范围有望掀起一股由海尔引发的无压缩机制冷风暴,从而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长远影响:极有可能类似苹果、特斯拉对本行业的颠覆,引领全球制冷家电的更新换代。
开放式创新成就“中国智造”样本
当前,中国制造要晋级为中国智造,亟需“技术补钙”。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曾撰文称,我国核心和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为50%-60%,新产品开发70%靠外来技术,高铁轴承、核电主泵密封件、汽车发动机等重要零部件与关键材料80%以上靠进口。作为全球首个固态薄膜制冷技术家用化的企业,海尔完成了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一次突破,成为“中国智造”的领跑者。
海尔固态薄膜制冷也离不开中国家电企业新一波走出去浪潮这一时代背景。近两年,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新西兰斐雪派克、三洋白色家电,美的收购东芝家电80.1%股份,创维收购印尼东芝TJP工厂,海信拿下夏普美洲地区品牌、渠道等等。相较此前出海潮,这一轮出海中,中国家电企业已经完成了规模领先,开始注重海外技术、品牌、工厂、渠道的协同推进。海尔固态薄膜制冷技术体现了中国家电企业积极抢占技术话语权的努力,表明中国企业开始在关键技术领域走在全球前列。
实际上,诸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案例中,无一例外均十分重视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华为、海尔为例,一个在通信行业,一个在家电行业,但两者同样注重在全球各地的技术研发、专利申请,同样在全球各地设立研发中心,集合大学、研究机构多种资源优势,形成技术领先优势。固态薄膜制冷技术正是海尔整合海尔美国研发中心、GE家电、中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智力资源最终研发而成,体现了独具特色的全球研发、资源共享的海尔开放式创新。
如今,海尔已在全球建成美国、欧洲、日本、澳洲、中国五大研发中心,搭建了线上开放创新平台HOPE,与全球用户和资源零距离交互。与此同时,海尔还与全球一流供应商、研究机构、著名大学等共建了7个专利池,其中2个上升为国家标准,形成了以虚实网为媒介的100多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生态圈。
可以说,从中国智造、中国家电企业转型、中国企业国际化等多个维度观察,海尔的固态薄膜制冷技术都具有启示意义。未来,海尔的开放式创新将培养出更多具备“降维攻击”能力的产品,而唯有完成“技术补钙”,中国制造才能拳头硬,真正令世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