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亲自发话、亲自选择、亲自拍板,待遇还是蛮高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巡视这些单位还得习主席亲自拍板?
前两天,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刊发了一篇文章,由该报联系中纪委的记者亲自执笔。该文透露了一个细节:无论多忙,“习近平都要亲自确定巡视的对象,亲自审阅每份巡视报告,亲自听取每轮巡视成果汇报、发表重要讲话,指导下一轮巡视开展的思路”。
我们只能用常理再次分析一下。
可能的原因无非几点:一,涉及的人和事可能层面比较高,触动的相关利益集团势力比较大。二,巡视针对的“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可能看起来比较细节化,但是可能具备全局性的意义。
对于前者,目前还没有太直接的信息披露。但是对于后者,选择的逻辑已经很明晰。
比如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专项巡视,可能确实来自于举报、来自于网帖检举。但是这个问题并非孤例。从人民大学的招生腐败案件,到复旦大学的基建混乱,再到中科院的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其中都透露出目前科研机制的问题。
或许也正是因为在专项巡视中发现的这些问题,习近平亲自挂帅的中央深改小组,才在今年的第六次会议上专门提出了科研体制改革的问题。以前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才能用一个改革方案彻底扭转之。
再比如,国企。此前中石油的腐败窝案已经足够震动,之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戴春宁、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的落马,也解开了国企腐败的一角。虽然中粮集团的“高尔夫会员卡”、一汽集团的“汽车销售和资源配置”问题看起来“很细节”,但是这些细节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央企改革的动力。有望在明年公布的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可能也有这些腐败案件和巡视报告的“军功”。
毕竟,对于反腐来说,查谁、查到什么程度是一个目的,肃清官场、整饬生态是一个目的,但更重要的目的,还是为改革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