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中,香港有200多人获邀到现场观礼。除了大家熟悉的港府官员,行会、商会和社团领袖等,报道称,获邀加入观礼团的还有数名泛民人士,包括政改后退出公民党的大律师汤家骅、卫生服务界立法会议员李国麟、民主党狄志远等。
邀请港澳台人士参加阅兵观礼,不难想象肯定有增添家国认同感的考虑。当年在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南下入侵中,香港也是局内人。1941年12月,日军主力在陆海空军的配合下,两星期内占领香港,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日据岁月。那段难熬的岁月中,除了个别没有骨气的异类,港人也渐渐学会了什么叫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如今,日本人投降将近70载,连殖民香港百有余年的大英帝国,也从海上来,亦从海上去。但那种挟洋自重的思维,在香港并没有随着政权的回归就随风消逝。从 占中 伊始到后政改时代,反而愈演愈烈。比如,英国外相近日指手画脚敦促香港重启政改,泛民议员梁家杰就忙不迭地称,对 英国人介入 表示欢迎。
除了口头,境外势力能够给梁家杰们多少支持?反对派们应该清楚,处理好同中央的关系,才是香港政治生态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泛民需要在基本法的大框架下寻找发挥政治影响的空间,决不能把自己变成媚外邀宠的 倒中势力 。
这份邀请名单,据悉由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统筹。香港特首梁振英曾表示,政改被否决后,他将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民生和经济问题上。但传递出的邀请信息表明,特区政府和中央仍然保留着一扇窗,维持与泛民的沟通。这是为香港大局着想的政治智慧。泛民在普选问题上漫天要价、不满足就拒绝沟通甚至捆绑否决的做派,除了彰显其 政治幼稚病 ,并不能给香港民众带来任何福祉。
更何况,尽管特区和中央隔三差五就递橄榄枝,泛民人士获邀后的历史记录,并不怎么良好。从政改首轮咨询开始的20个月时间里,中央三度邀请 泛民 会面商谈事宜,但一次又一次遭到后者的刁难与拒绝。即便是特区政府举行的一些活动,例如国庆、回归、新春酒会,泛民派要么收到邀请不出席,要么出席搞事。
泛民人士近日举行所谓 集思会 ,会后声称愿意与中央沟通。从过去激烈对抗,到作出此等 沟通 的决定,当中部分人士终于认识到极端激烈对抗是 死路一条 。这次能否真正接过特区政府传递过来的善意?可以视作是否真正放下成见愿意沟通的试金石。
港台腔注意到,港媒透露出的获邀人士,包括政改后退出公民党的大律师汤家骅。公民党是香港泛民阵营的主要力量之一,身为创党大佬之一的汤家骅近日宣布退党,并辞去立法会议员职务,理由是公民党日益偏离它的创党理念,走极端路线,这激起香港政坛的轩然大波。
有港媒用 泛民大分裂 来评论汤家骅的 双辞 。泛民之间在理念上的深层次矛盾,经过政改一役之后,引发大分裂。此前,民主党成员黄成智因支持有条件 袋住先 ,面临被革除党籍的威胁。泛民内部面临是寻求和中央对话还是继续抗争的路线之争,汤家骅与泛民 割席 揭开了这一序幕。
有人乐观其成地表示,汤家骅的退党表明泛民已经开始分化,在建制派和反对派之外,香港政坛或许能崛起以温和理性为诉求的 第三势力 。也有人担心,香港反对派会随着汤家骅这样的温和人士离开变得更加极端,香港未来局势也因此有更多变数。无论如何,让形势朝着抵制激进路线的方向调整,符合大多数港人的利益。这次邀请持论温和的汤家骅赴京观礼,可以说是给香港政坛传递出一种清晰的讯号。(文/王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