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民建联一行昨前往港珠澳大桥珠海段施工现场考察\民建联提供
大公网10月9日讯(记者孙凌奕)民建联一行19人昨日前往珠海,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行政总监韦东庆陪同下考察港珠澳大桥珠海段进度,亦同珠海市副书记、市长郑人豪会面了解情况。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大桥珠海段进度理想,主桥桥面已基本贯通,具体通车时间将会在国家发改委召集专家小组会议后公布,但她对工程进度很有信心。关于市民关心的收费、私家车与公共交通安排等问题将是管理局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副主席周浩鼎、全国政协委员谭耀宗、立法会议员梁志祥、黄定光等19人,昨早乘船前往珠海考察港珠澳大桥。一行人上午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听取有关领导及专家介绍大桥建设进展,下午前往大桥施工现场考察。李慧琼表示,港珠澳大桥珠海段桥面基本已经贯通,现时正进行铺装工程,珠海段大桥的33段隧道已完成29段,余下四段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完成,而珠海口岸大楼工程已接近尾声,进入平顶阶段。
珠海段进度理想
至于通车时间,李慧琼表示管理局未有透露,具体通车时间还需等国家发改委召集专家小组会议,研究各方工程进度后统一公布,但她引述会上管理局部分技术人员对于明年年底通车表示很有信心。她续指,民建联与管理局都认为,最理想的安排是三地同时通车,但此次考察中并未提及香港段的进度,香港段情况将会在立法会中讨论。
李慧琼指,大桥珠海段最艰难的技术问题已在去年解决,现时的困难由建造变成管理。如何在一国两制下,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体制,使得三个城市的政府和人民都可感受到大桥的实际效用,这亦将成为民建联日后跟进的重要问题。
周浩鼎补充说,他认为按照水域划分管理区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
对于市民最关心的收费、公共交通工具和私家车辆安排及恶劣天气下大桥的使用情况等问题,李慧琼表示,这些将成为管理局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而她们也向管理局表达了香港市民对这些问题的关心和期望,希望能够以合理的收费让更多的市民使用,达到预期效用。
图:民建联一行人听取管理局有关领导及专家介绍大桥建设进展情况\民建联提供
李慧琼倡通车前办马拉松赛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在分享感受时直呼,站在大桥桥面上,风很大,但风景很美,希望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市民都有机会站在桥面上亲身感受这海天一色的靓丽风景。她还和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她说,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她便和珠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人豪沟通,是否可以在通车前办一个马拉松比赛。当然跑步锻炼身体是次要,最重要的是有机会让市民亲身跑过这一条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欣赏祖国的怡人风光。
周浩鼎感慨大桥建造难度高
亲身踏上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民建联成员们感触颇深。民建联副主席周浩鼎昨日表示,听取港珠澳管理局的介绍,他不禁感慨大桥建造工作实属不易,隧道沉下去的深度,较一般隧道还要深,深至30米以下的海床,所以是比一般隧道的建造更加困难。
周浩鼎说,大桥将成为连接香港和内地的快速通道,预计20至30分钟便可由香港前往珠海。至于香港方面的工程进度,他指,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早前表示,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希望在2017年底完成,民建联议员亦会在区议会、立法会继续跟进。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黄定光则表示,他相信大桥通车后将是对于香港物流运输行业的再一次振兴,而香港货柜码头的使用机会率亦会大大增加。他亦关心通车后持粤港两地牌照汽车使用是否方便,得到了局方肯定的答覆。
青年民建联主席颜汶羽指,大桥将香港、珠海及澳门更紧密地连系起来,缩短了三地人民的距离,加快了三地之间的人流、物流及资金流,有助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大桥将香港连结到内地的公路网,是重要的交通建设。香港青年应重视大桥的作用,充分发挥大桥的效益,对国家和香港都是重要的建设。
相关: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首节曲线段沉管成功安装
图:港珠澳大桥每节沉管长180米左右,造价超一亿元人民币,图为沉管预制现场\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摄
大公网10月9日讯(记者方俊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首节曲线段沉管E33,在历经逾26小时的浮运、安装,昨日与东人工岛成功对接。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E33作为首节曲线段安装无经验可循,对接的东人工岛亦地形复杂,但施工团队通过对碎石基床铺设、加装防淤屏及导流堤等创新工法,加上天公作美未受台风影响,攻克了大桥沉管安装以来前所未有的难度。可见,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技术更为娴熟,而E33的顺利安装,也将为剩余四节沉管加速收官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大桥海隧由28节直线段沉管和五节曲线段沉管对接而成,而首节曲线段沉管E33的安装,与已成功安装的28节直线段沉管相比,它的难度前所未有。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有关负责人分析说:因为水力是偏心的,不像直线管节通过尾巴跟头是一个主线上。很有可能造成水的压载过程中间的偏心受压,引起我们管节的偏位。同时,东人工岛复杂的地形使海水流向变化多端、流速极快,带来的泥沙无规律回淤对沉管安装更是致命困难。
如果已经整平好的基床上泥沙回淤超过四厘米,将无法进行沉管的下沉对接,否则将会产生沉降或位移,直接影响海底隧道的平整度和安全。负责人表示,按之前气象监测,E33沉管安装作业期可能会有台风影响,届时施工海域可能会有大风和强降雨过程,如此的话,施工将面临的气象条件是最为复杂的一次,当时拟定10月7日作为施工首选窗口,8日、9日为备用窗口。
7日凌晨5时半,E33沉管正式启程浮运,到沉管转向、沉放、拉合,于8日早上7时20分完成对接,仅花了逾26个小时。上述负责人分析称,施工团队通过全面落实各项保障工作,包括密切跟踪海洋环境变化、加装防淤屏;还有经过多次论证优化,将两段4000多吨的钢板混凝土导流堤专门安放在E33沉放的海域,攻克泥沙回淤预报微量化、深水高精度清淤设备、隧道密封防水等世界公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