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联达刘刚:产业互联网助力“中国建造”走出国门)
11月11日,以“共荣共赢:‘一带一路’的产业机遇”为主题的2016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企业对话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首席业务架构师刘刚应邀出席,并参加了“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论坛对话。
广联达研究院院长刘刚在对话中发言
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走过三个年头。目前,“一带一路”带动着产业勃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出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此次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新华社瞭望周刊社主办的企业对话高峰论坛,邀请了来自联合国系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及媒体的数十位嘉宾,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案例、未来挑战、发展机遇以及战略规划等议题。
中国建造助力“一带一路”落地
在“一带一路”这个强有力的区域合作平台之中,企业无疑是建设的主力军。“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在于“互联互通”,既要求交通、建筑、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涉及制度、政策方面的“软联通”,还包括人员、科技及文化交流的“人联通”。其中,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建造业。
刘刚认为,中国建造对“一带一路”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样,当前我国建筑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浪费较大、能耗过高、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中国建造需要向“精益、智慧、绿色”的方向转型,而信息化和产业互联网正是支撑其转型升级的关键。
信息化支撑“中国建造”转型升级
互联化、集成化、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助力中国建造实现建造过程、运营过程、建筑及基础设施产品三方面升级。
刘刚在发言中提到,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应用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过程浪费,保证施工质量,落实环境保护,最终实现建造过程的精益化;通过科技手段和低碳、集约的运营机制,对建筑及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感知、互通互联、智能处理和协同运作,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优化资源配置,使运营过程集约化;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可以达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使建筑及基础设施向更深入的智能化升级,打造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广联达服务“一带一路”建筑产业
作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围绕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以建设工程领域专业应用为核心基础支撑,以产业大数据、产业征信、产业金融等为增值服务。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广联达与近八个国家的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合作,输出技术手段,培养专业人才,助推其建筑产业的发展。未来,广联达将继续通过人才合作、资源整合,科技创新等方式,把发达国家的人才和技术引进“一带一路”更多的国家。
潜心深耕行业20多年的广联达,是中国建设工程领域信息化产业上市软件公司,拥有八大类业务板块近百款产品。此外,广联达还在东南亚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以及香港、英国、芬兰、美国等设立了子公司、办事处、研发中心,并在美国硅谷建立了研究机构,合作伙伴群遍布全球各地40多个国家,致力于建设行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推动行业进步。
“一带一路”推动产业共荣共赢。刘刚表示,广联达愿以“构建建设领域新生态”为使命,本着共建、汇聚、开放、共赢的原则,整合产业链资源,聚合信息化应用,助力“一带一路”战略落地,支撑中国建造转型升级,为中国建造“走出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