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1月4日讯(记者 朱晋科 张月琪 杨州)香港和深圳两地政府落实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合作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本港科教界认为,这有助解决香港发展创科而面临的土地不足问题,同时可加强两地在创科范畴的合作,以创造共赢、成果共享。他们希望科技园能够早日落成,汇聚香港、内地以及国际人才,吸引更多国际科技机构及资金在此拓展创科事业,成为一个强大的创新科技研发中心。
港科院院长徐立之表示,对河套地区业权问题终于解决感到高兴,期望港深创科园落成后,可为研发人员提供更多空间发展。他解释,现时科学园的地方已逐渐饱和,本港研发人员可使用的空间十分有限,今次河套区合作,正正解决了土地问题。徐又举例说,有从事化学研究的大学教授,平日进行大学载有分离箱的实验室时,因空间有限,需要排队进行,因此有新发展亦可鼓励下游发展,给予学生及教授空间作研发。
港上游科研强 生产落后
徐立之认为香港的上游基础科研非常强,而深圳的高新科技生产有优势,香港可以在港深创科园从事更多中游研发,再交由深圳接轨,若两地能够在河套区有机结合,可达至双赢。他说,港深创科园可作为初创公司及香港大学生的研究实习平台,对香港科创项目长远发展很有帮助,港深创科园成立初期的研究方向,可以是生物医药、机械人技术、金融科技及智慧城市等,希望能吸引海内外企业及高等院校来发展,成为一个很强的创新科技研发中心。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表明会考虑进驻园区,亦会研究院校项目或发展,他又形容平台令本港创新科技发展前途无限。陈繁昌称,现时本港製造业的生态配套较深圳落后,科大学生研发的无人机,需要在深圳生产,故期望创科园落成后,同类项目能在本地完成整个研发。他续说,不少本港大学生实习及工作都倾向留港,相信落马洲河套区令科研人才多一种选择。
河套区具独特地理优势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外务)副院长黄锦辉表示,科学园按原计划扩建,面积有限,相信河套区的港深创科园可作为第四期的扩建,两个科学园属互助关系,尤其河套区具独特的地理优势,邻近深圳,可吸引深圳人才加入园区,便于内地科研人员穿梭两地进行工作。
黄锦辉认为今次合作备忘录,显示主导权在香港,深圳则主导前海,两区未来应会一起协调,深化创科、创业等项目的合作。他认为本地院校对河套区有兴趣,相信政府会联络各院校,开展相关计划的讨论。
提供年轻人发展空间 不宜迟
【大公报讯】记者朱晋科报道:港深两地宣布将会合作开发落马洲河套区,建立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香港各界人士欢迎两地政府就河套地区发展达成共识,期望特区政府加快进度,就港深创科园订定计划细节,立法会亦要尽快通过项目,不要拖延,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立法会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委员会主席、民建联葛珮帆形容,港深创科园是香港创科迟来的春天,科技界对此十分欢迎及支持,希望政府会加快进度落实发展。她希望项目能在立法会尽快通过,不要拖延,因为港深创科园的发展,会对香港未来的新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令香港产业更多元化,并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期政府尽快订定细节
行政会议成员、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表示,期望特区政府尽快订定计划细节,包括在人才、税务、出入境政策等多方面作出配合;而香港亦可藉此机会推动本地大学与国内外大学合作,共同发展高等教育及培训科研人才。他指出,深圳已成为全球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基地,而香港拥有资本市场运作经验,在高等教育、科研人才、融资、信息流通、保护知识产权等多方面,都具备发展优势。
行政会议成员、工联会荣誉会长郑耀棠欢迎两地政府能够本着互谅互让,解决了歷史遗留的问题,释放了一块很大的土地去发展高新科技,对香港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益处,相信两地可以达至共赢,扩大经济发展规模,惠及市民。他又说,深圳近年在创科方面的发展,成绩惊人,有了这个(港深创科园)发展,香港和深圳共同开发,吸引香港、内地以至国际的人在这里发展,得益的是香港市民。
专家料可吸全球创新资源
【大公报讯】记者毛丽娟深圳报道:对于深港正式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源泉汇创业孵化器创始人、深圳北大校友会秘书长张永宏表示,两地酝酿河套地区的开发已经很久了,达成这个协议是新的时间点上的新的合作举措。他认为,如果河套打造的创新生态环境能够吸引到全球的创新资源,未来深港这个3000万人口的都市圈一定会在全球创新圈中找到新的话语权。
张永宏认为香港法治环境好、服务业发达,又是国际化城市,有利于吸引留学生等喜欢规范化环境的群体,而深圳有创新人才、有产业、有市场,如果两地协同发展,形成新的创新力量,对全球创新格局都会形成影响,甚至改变区域经济格局。
张永宏指出,这同时也是香港融入内地发展的一次大机遇。他还认为,深圳在创新基础设施上已经做得不错,但在创新制度层面、生态层面、环境层面上的投入仍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