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港新闻

港科院报告指STEM人才断缆 高中课程轻科学

内容摘要:大公网1月6日讯(记者唐晓明) 大数据应用及智慧城市已成世界发展趋势,急需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人才,但港科院研究报告指出,新高中学制修读数学考生减少,...

大公网1月6日讯(记者唐晓明) 大数据应用及智慧城市已成世界发展趋势,急需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人才,但港科院研究报告指出,新高中学制修读数学考生减少,大学屡现要为理科生恶补数理知识的怪现象。报告促请重新检讨大学收生最低入学要求,承认高等数学地位,将中学毕业要求与升读大学脱鈎。教育局回应,将参考包括港科院在内的不同持份者建议更新课程,逐步落实STEM教育。

港科院昨天发表《科学、科技和数学教育与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撰写人包括港科院院长徐立之、港科院义务秘书黄乃正、港科院名誉顾问伦嘉欣及凤溪公立学校行政总裁马绍良。

近半DSE考生无修科学科

报告指出,约半数中学文凭试考生没有选修任何科学或科技学科,相反北美和欧洲国家均把科学列为必修科,并以文理学科互通学习,香港明显有改善空间。

报告亦提到,修读数学课程单元一(M1)和单元二(M2)的人数急跌,由2012年首届文凭试的25%,下跌至2016年的14%。相比之下,新加坡和新西兰修读高等数学的学生比率占整体高中生的四成,在资讯与科技发展日益迅促的时代,港生接触数理的机会明显不足。

报告批评,目前3322最低入学要求变相成为入大学的成功指标,令多数毕业生无法达标,而且易令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四个核心科目上,导致修读选修课的时间不足。调查显示,逾五成半学校平均花六成课时让学生修读中英数和通识这四门核心科目。

马绍良提议,将数学课程单元一和单元二重新纳入核心科目,再将它转化成三个新的数学核心科目,让学生因应升学或就业路向而自由选择。伦嘉欣表示,尽管新学制希望高中生选修理科科目,但大多数也只选修一科,造成科学知识基础薄弱,这些都会窒碍香港建立知识型经济及培养创新科技所需的人才。黄乃正亦称,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有时用到微积分,物理科目也会用到高阶数学,但有大学取录的理科生未修过相关知识,院系被迫为他们另行补课。他说报告反映现时学生高中时期学习数学的问题,希望大众一同寻找解决办法。

倡中学毕业与升大脱鈎

参与撰写报告的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认为,教育制度需要因时制宜,避免学生盲目追分,让高中课程及大学收生规则有足够弹性,例如给予大学自行订立最低收生要求,确保学生取得必要的知识。报告又强烈建议设立正式的中学毕业资格,与升读大学脱鈎,亦有助减少老师和学生压力,可释放学生课馀时间,让学生有课馀时间参加STEM比赛,以培养科普兴趣。

教育局回应称,政府在2015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推动STEM教育,并于2016年提出六项推动STEM教育的最终建议,正逐步落实。为确保高中与高等教育顺利衔接,会鼓励专上院校订定清晰多元的收生要求,例如提高数学延伸部分单元一和单元二的认受性。发言人称,自推行新学制后,有志报读STEM相关大学课程的高中学生比例没有减少。

(以上内容来源如无标示深港网皆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环保署:港去年空气质素续改善 雾霾袭港可能性低

下一篇:大叔17万改320平乡下大棚 务农也能如此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