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句话用来形容上窜下跳忙着搅局南海的美国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近期在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关注里,日趋复杂的南海局势一直占据着重头戏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外媒和国际观察家们戳破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种种冠冕堂皇的论调和站不住脚的指责。有的分析指出,美国对华战略存在失误,过于重视军事无疑走偏了道路。美国国内也有舆论认为草田策划,军方是在故意渲染放大所谓中国在南海造成的威胁。有的观点认为,美国在南海议题上混淆概念,不过是试图利用它推动自身重返亚太的战略,并进一步维持地区霸权。为帮助读者廓清迷雾,本报梳理了相关的国际舆论,活动并前后篇予以介绍。
煽风点火:不过是服务自身战略
在地缘经济唱主角的时代,国家之间越来越频繁地通过经济手段展开地缘政治和国家权力的角逐。然而在这一点上,美国却渐渐显得有些不够聪明,还在坚持走首先掏枪,而不是钱包的歧路。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刊文称,奥巴马政府从未明确承认过由美国主导的亚洲秩序面临中国的严峻挑战,因此也从未清晰解释过其应对这种挑战的战略。但事实上,大家都明白这种战略是什么,就是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野心的担忧建立一个同盟,并通过外交途径共同迫使中国放弃挑战由美国主导的亚洲秩序。
对南海的战略尤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虽然中国在南海的人造岛并不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但美国却在南海花费巨资投入不必要的纠葛中。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近日报道称,美国副国务卿布林肯上周在国会作证时还在强调,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的政策帮助该地区走上了更为积极的轨道。这位高级外交官表示,美国正在确保军力的绝对优势以对抗中国在南海的军备扩张,而且这种优势不会很快受到挑战。
这也恰好说明了一件事,即美国在南海不断地煽风点火不过是为自己重返亚太的战略服务罢了。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本来一直秉持不介入方针。但在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时任国务卿希拉里于2010年7月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高调谈论南海的航行自由,称其中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由此,南海岛礁争端与航行自由就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总也出不腻的牌。
事实上,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是美国自己设立的标准,其实是对其他沿海主权国家安全的严重挑衅。与1996年就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中国不同,美国至今未加入该公约。1983年里根总统在解释美国海洋政策时就表示,美国将遵守公约中其他国家的通航权和飞越领空权,只要这些国家尊重国际法赋予美国的权利和自由。美国希望根据这一海洋政策在全世界行使通航权和飞越领空权而不承认限制这些权利的单方面措施。德国柏林科学和政治基金会杂志刊文称。
目前南海局势紧张,美国用航行自由为其介入南海问题寻找法律支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尽管美国官员一再声称他们有权保护南海的航行自由,但过去几十年来,南海的民事和商业航行自由实际上从未受到过中国军队的刻意阻挠。可能受到限制的其实是美国在南海的军事航行自由。但这一点却被美国混淆,美国不断指责中国对航行自由构成想象中的威胁,从而为自己在南海的军事行动争取国际支持。
亚太地区的矛盾升级是美国政策使然。俄罗斯《独立报》刊文称,美国的目的是要建立不断扰乱地区国家的策源地,为五角大楼额外申请数十亿美元的军事预算以及进一步加强本国海军建设提供合理的借口。
避重就轻:担心中国崛起实无必要
可惜,美国费尽心思重返亚太的战略思维在许多国际舆论眼中却愈发显得并不怎么富有智慧。中国在南海的行为只是推进本国以及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当行为,美国担心中国对地区秩序和整体秩序带来威胁实在没有必要。
美国领导的亚太秩序正越来越过时。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刊文称,不是美国称霸亚洲就是中国称霸亚洲的看法过于简单了。
无论是美菲联合军演,还是日本的加入或澳大利亚等国的关切,无疑都在指向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正在出现一个美国领导的意在对付中国的新联盟。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刊发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文章称,美国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为作出的战略判断也是错误的,即美国认为中国填海造岛是中国扩张政策的开始。
这种夸大其实的态度也引起美国国内舆论的诟病。美国总是一边倒地从政治军事角度辩论其最大的地缘战略挑战。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称。不过也不奇怪,显而易见的是,美国证明了想要通过展示经济肌肉推进利益越来越难。
事实上,中国在南海搞军事化这种结论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中国在南沙群岛修建机场虽然令人震惊,但我们不应夸大这些设施的军事意义。该媒体称,当前争论的背后是五角大楼撒下的一个弥天大谎,即中国在南海的行为对商业航运构成威胁。这一谎言因为某些群体迷恋在西沙群岛新增的每一立方米混凝土而进一步放大。而美国有关南海的过分强硬又千篇一律的官方评论则维系了这种误导性的看法。
菲律宾和越南早就在‘军事化’它们所占领的岛屿,而美国也在积极牵头举行军事演习、进行军售。这一背景下,为什么中国的自卫措施就被贴上直接军事挑衅的标签?韩国延世大学研究员金凯说,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双重标准,这样一种立场似乎在告诉世界,只有中国在该地区的行为才应该被自动地与军事化联系在一起。
美国不应过分担心中国的崛起。美国之音中文网刊文称:中国造岛是对东亚地区稳定的根本威胁吗?是对海洋航行的根本威胁吗?是对整体秩序的根本威胁吗?经过思考,这一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亚洲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有赖于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该地区经历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和平与稳定期。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刊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休·怀特的文章称,有争议的海上问题并非是中美竞争的根源,中美的问题在于对亚洲未来秩序以及它们各自在其中的角色有着互不兼容的看法。
中国有句话叫‘按规矩办事’,而某些西方国家并不是按规矩行事,恰恰相反,它们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刊文称,在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南中国海问题上,避免冲突发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中国,还取决于利益攸关的相关各方。
一叶障目:忽视亚太向心力是失误
不过,美国还是高估了自己亚洲朋友和盟友的决心。
从一贯的外交战略选择看,奥巴马遏制中国的战略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南海问题上动员地区外交支持。如同在中东和亚太地区的许多重大争端中一样,美国继续扮演试图维持地区秩序的老大角色,但在南海问题上,它未免过于忽视亚太地区自己的意愿。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刊文称,虽然对中国的日益强大感到担忧,但他们为支持美国维持亚洲战略现状而不惜损害与中国关系的意愿是有限的。
路透社曾报道称,中国的海洋领土主张是东盟争论最多的问题,不过东盟成员国努力在互相支持和对华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之间做出平衡。
但平衡木也未必能一直走下去。一份新研究报告指出,东盟国家认为美日同盟共同参与到地区事务中有助于维护地区安全和繁荣,但在海洋安全问题,尤其是南中国海问题上,大多数国家反对美日采取直接的联合行动来对抗中国。美国之音电台网站刊文称,东盟国家担心,美日联合行动会被视为对中国的威胁,将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加剧。
东南亚国家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利益要考虑,同城活动。包括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外交》双月刊刊文称,因此,尽管美国正增加自身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但其他许多声索方几乎没有海军与海岸警卫队等资源,因此需要美国对伙伴的能力进行投资。
英国《金融时报》引述悉尼智库的尤安·格雷厄姆的观点称,美国的挫折在于,东南亚国家(可能除了菲律宾)不想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这两个国家一个是它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另一个则是该地区主要的安全保护伞。
即便是与中国相对争议较多的菲律宾,也并不是一味地跟着美国的步调走。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报道称,由于经济方面中菲两国仍非常亲近,因此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与中国发生冲突可能不是菲律宾的最终目标。
除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外,中国在南海地区不断开发和完善并向周边地区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努力也没有被忽视。相反,不断以挑衅行为威胁南海地区公共安全的美国却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和经济酝酿着灾难性的后果。
玩火的行为不能再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