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君玉
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两天经历了两场美国悲剧:先是二十二岁女歌手克里斯蒂娜.圭密演出结束后遭一名男子射杀,接着是一家同性恋夜店发生自九一一以来最严重恐怖袭击,造成五十人死亡、五十三人受伤。血案轰动全美,震惊世界,总统奥巴马在谴责恐怖仇恨行为的同时,再次提到了枪支管控问题。
很显然,无论枪支给社会造成多大伤害,控枪已是即将离任的奥巴马力所不能及的了。每次暴恐事件后,控枪争议都会被摆上枱,亘古不变。但在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下,结果也会如以往一样不了了之,历久弥坚。
控枪,的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近年来,美枪击案频繁发生,每年都有数万人死于枪击事件。据统计,仅去年美国共发生三百七十二起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四百七十五人丧生、一千八百七十人受伤。但控枪也仅是治标之策,并不能治本。
夜店惨案发生后,各方把焦点集中在阿富汗裔枪手马丁身上。凶手父母管教有缺失,案发前一无所知,事发后震惊不已。警方工作中也有疏漏,枪手曾因一起犯罪案件接受过调查,但未将其列入反恐黑名单。单就马丁个人而言,恐袭案的发生由诸多偶然累加而成,但若把其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偶然之中又包括必然。
到底是病态个体创造出畸形社会?还是病态社会催生出畸形个体?抑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美国,这还真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美国总统选举本是一十分严肃的政治话题,但从未被人看好的大嘴特朗普竟能一路杀来,所向披靡,最后代表共和党杀入决战。这是美社会叛逆的一个缩影,正是社会上相当多对现实不满的中产阶层成就了特朗普现象,把总统选举引入歧途。国际恐怖组织ISIS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人类安全与文明的一颗毒瘤,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当下立判,但为何其振臂一呼,西方文明世界竟应者云集,大批长期受民主、自由思想教育、薰陶的年轻人加入其中,成为杀人恶魔,还有一些人响应圣战号召,在欧美本土实施恐袭。如此美国社会,很难再称得上健康。
当前,美面临十分复杂的反恐局面。有组织、小规模、孤狼式袭击交织,域外境内遍地开花,其中又掺杂进极左、极右思潮、反同性恋、反基因、反堕胎、环境生态、动物保护等等议题,令恐怖行动更具突发性,更难防范、打击。控枪也好,禁止穆斯林入境也罢,都是因应一时之需。要解决问题,恐怕还要从根上入手,根治社会机体顽疾,铲除暴恐滋生土壤,达至长治久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