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日本明仁天皇通过视频向外界表达了生前退位的强烈希望。(网站截图)
中国网新闻8月8日讯(记者戚易斌、实习记者孙婕)日本天皇8日通过视频表达了欲实现生前退位的强烈愿望。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身体逐渐衰退的情况,天皇称担忧或难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征天皇的公务,向国民谋求理解。
现年已82岁高龄的明仁天皇每日仍马不停蹄于各类公务与宫中祭祀活动,几乎完全没有休息日。尽管如此,宫内厅却声称无法针对天皇实施减负计划。那么,天皇的公务都有哪些,是否如他所说的让人不堪重负呢?
公务繁多 明仁天皇超负荷工作
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天皇的工作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第二类是出席各类典礼仪式及庆典的公开行为;第三类则是具有私密性质的外出及宫中祭祀等私人行为。虽然宫内厅将第一类和第二类视为公务,但没有针对性的明确定义。
国事行为包括召集国会及公布法律等诸多内容,但占绝大比重的是裁决内阁寄来的文件这一事务。仅去年一年,明仁天皇便处理了大约一千份文件。此外,明仁天皇还需要在理解每一份文件的基础上署名并盖章,即使在地方访问中或是静养休息中都会收到文件,天皇根本无暇休息。
除此类国事行为之外,天皇的公开行为也是不小的负担。自新年庆典起,无论是在春秋季的园游会上,还是在国宾的欢迎仪式上,明仁天皇每年大约需要接收来自各类勋章授章者至少100次的拜谒,而在举行国民体育大会及全国植树节等重大活动时,天皇的地方访问行程也很密集。去年除去静养时间,明仁天皇的脚步遍及了日本的15个县29个市11个町。
根据宫内厅的数据显示,若将明仁天皇于74岁(2008年)一年间的公务总量与昭和天皇在同一年龄的公务总量相比较,明仁天皇会见外国宾客及驻日大使的次数是昭和天皇的1.6倍,接见驻外大使的次数是昭和天皇的4.6倍,地方访问的次数则是昭和天皇的2.3倍。
光鲜的象征背后是什么
若想继续深入挖掘天皇公务繁重的原因,就不能不提到天皇作为日本和日本国民象征的重大意义。比如,在受灾地对灾民进行慰问等公务活动中,宫内厅官员称,原本只是想通过具体活动体现天皇的职责,结果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天皇的工作量。
据悉,自皇太子时代起,明仁天皇便常年持续工作,公务繁多。以各自治体轮流举办的全国丰富海产大会为例,天皇自皇太子时代起到现在为止,从未缺席过该大会。据相关人士称,在此前为天皇制定的减负方案中,也曾出现过让皇太子夫妇继承此类公务活动的提案,却被天皇否决了。
虽然宫内厅已经在天皇夫妇意见的基础上努力调整各庆典仪式及活动的内容及日程,却怎样都无法减轻天皇的负担。明仁天皇在2012年的某次记者招待会上就减负一事回答称,在公共活动中,由于必须秉持公平公正原则,所以减负一事不得不深思熟虑。
天皇与宪法 政治焦点惹争议
二战后,担任诸多公务的天皇与宪法之间的关系广受争议,其焦点便是政治。二战后日本宪法规定,天皇只能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此外,日本政府也站在了将天皇的公共行为视为公务的立场之上。
围绕天皇公开行为之一——国会开会式上的致辞一事,在1951年正式签署旧金山和约之后,日本国会上的争议声便绵延不绝。尽管还不清楚当时的社会舆论对于和约的缔结呈何种态度,但天皇在致辞中吐露出不胜喜悦这一带有个人意见的词语后,此事因被视为天皇政治运动而广受争议。
在60年代的国会,即使天皇的不同国外访问行程属于相同的公共行为,但其具体目的地及时期却是由当时政府的意图所操控的。在昭和天皇初次访问美国之际,也有批评称这是一次充满政治性意味的国外访问,宪法的条文被视作了一纸空文。
据悉,以天皇战后公开行为的增多为背景,对宪法及天皇的相互关系较为了解的知名教授横田耕一解释称,通过忙于公务的形象,天皇希望给予民众良好印象,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借此铭记战前天皇的姿态。而民众也会在感激天皇言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国民意识。但是,以天皇意欲生前退位为契机,在宪法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天皇的公务范畴将成为今后的一个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