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君玉
日本明仁天皇昨日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向国民表明希望生前退位的心愿。天皇提前退位首开历史先河,不仅打破了自明治时代以来持续近二百年的传统,还会触及包括《皇室典范》在内多部法律的修改。
在日本,天皇只是国家象征,不具实权。明仁天皇的退位本身无太过深刻的政治背景,对政局影响也不会太大。但这毕竟是日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日本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皇室将全部精力用于处理内部事务,也将会给日本政治、社会和舆论生态带来一些改变。
明仁天皇缘何要生前退位?根据天皇在电视讲话中说法,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高龄和健康问题,自己已动过两次手术,体力明显感觉不支,对继续职责力不从心;二是皇室继承问题,明仁需要在自己头脑清醒时候处理好立谁为皇太子的棘手问题,消除天皇驾崩后一大潜伏性危机;二是皇室制度改革,让日本的皇室制度传统与现代社会相脗合,更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若再加上政府专门委员会需要相当长时间,研究天皇退位待遇及修订相关法律等等事宜,皇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将无暇他顾。
日本天皇虽不拥有实权,不参与政治事务,但其作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明仁的权力不在于其行政决策权,而在于其示范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皇室虽被拉下神坛,但在国民心目中依然享有至高无上神一般的权威。特别是明仁即位后,一改父亲居高临下的处事姿态,走亲民路线,广获民众认可,被认为是一位有胆量、开明、勤勉的君主。明仁一贯谨言慎行,从未因自己的言行给政府内政、外交带来麻烦。
对历史问题及日内外政策,明仁虽少有公开评论,但从其言行看,还是与现政府有明显不同。一九九二年,明仁天皇与皇后首访中国,曾遭到右翼势力的坚决反对,担心天皇会被政治利用,成为谢罪天皇,但明仁顶住了压力。二〇〇五年,明仁天皇公开批判战争,愿今后在更多人的努力下,正确继承有关过去事实的知识,以监将来。在今年一月访问菲律宾时,明仁呼吁年轻一代不要忘记战争,并对二战中日本侵略暴行表示悔恨。明仁天皇还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参拜靖国神社,令右翼势力多次鼓噪天皇拜鬼都无疾而终。
明仁天皇提前退位,虽与安倍修宪无直接关联,也不是首相逼宫,但客观上却令安倍决策少了一分顾虑和掣肘。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大好形势下,安倍行事恐将更加肆无忌惮,修宪的步子可能迈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