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二彪 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主席研究员
在中国大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韩国人不买日货,爱国有骨气。这种传闻在信息交流还不太方便的20多年前就有。如今通信交流方式日益发达,这样的段子不但没有消失,而且通过微博、微信的传播,影响越来越广。这一说法的笃信者中,有网络爱国青年,也有许多学校老师、政府官员,甚至包括不少应该具备查阅海外统计数据能力的专家学者。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其实只要查阅韩日两国政府的统计网站、或者语言更容易理解的几大国际经济、金融机构的官网,很快就会找到答案。这些网站的统计数据表明,日韩两国间贸易有以下特征:
一、2007年前的相当长时期,日本是韩国最大或第二大商品进口国(来源国)。2007年以后,中国跃升为韩国最大进口国,但日本产品的每年进口额稳定在600亿美元左右,仍然稳居老二位置。
二、韩国的对美贸易、对华贸易净额均为巨额黑字(出口额远高于进口额),但韩国对日贸易却是长期巨额赤字(进口额远高于出口额),2010年的赤字额曾高达350亿美元以上。随着韩国国内制造业研发水平的提高,2011年后韩国对日贸易赤字有下降趋势,但仍达200亿美元左右。
三、韩国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是电子机器和精密机器、机械、化学制品、塑料和橡胶制品、金属材料、石油制品、汽车等。2014年,上述各项商品占总进口额的比例分别为21.1%、16.2 %、18.7%、7.7%、17.2%、6.1%、2%。其它商品合计为11.0%。可以看出,生产性商品的比重明显高于消费性商品。
四、两国间服务贸易关系也很紧密。最近30年,除个别年份以外,韩国一直是日本的最大海外游客来源国。2015年,访日韩国游客达400万人,虽然被访日中国游客人数(500万人)超过,但若考虑到韩国总人口仅为5100万人, 不难看出韩国国民赴日旅游、消费意愿相当旺盛。
由上可见,韩日间贸易规模巨大,韩国应该是世界上人均日货进口额最大的国家。而且韩国一直是对日贸易巨额赤字国,足见其对日本产品的信赖。这些事实与中国国内的传闻大相径庭。
其实,对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稍有了解者大多知道,东亚经济发展过程中,引领各国产能快速扩大的重要引擎之一是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生产设备和重要部件的输出。多年来,韩国通过大规模进口日本的先进生产设备和高质量部件、材料,大大提高了本国制造业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使韩国产品得以远销美欧、中国、亚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日贸易虽然进大于出,但有效地促进了韩国制造业和出口总体的发展。因此,尽管在日韩发生外交摩擦时,确实会在街头听到抵制日货的宣传口号,但是据此推断韩国人不买日货,纯属捕风捉影的想象。这种与事实完全不符的传言,不利于中国社会正确理解东亚国际关系。
特别应当引起重视的是,中国各类媒体传播的海外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类似的传闻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常令知情者瞠目结舌。内容不实的传闻为何在中国特别有市场?令人深思。近年来,中国国内消费者对食品、药品等物质上的假货已经越来越警惕。
但与此相比,政府机构和大多国民对信息、文化类假货依然相当宽容。长期受欠精确信息的文化环境熏陶,必将减弱国民探究真相的意欲,甚至导致中国社会正常思考、判断能力的整体退化。因此,营造一个鼓励求真的社会环境,刻不容缓。
(本文原载于香港《东方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