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晓鹰
国庆长假秋凉蟹肥,友人饮酒畅谈中多了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内地媒体近日多次报道的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信息。有人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经济体量增大,国际交往中话语分量日益加重后的实质性变化。有人说这是对中国多年以来实行的韬光养晦外交政策的重大修改,是一种直面现实的抉择。还有人说这也反映出决策者有所作为乃至奋发有为的战略制定特色。
推动治理体系变革
笔者以为,国人的看法虽各有偏重,但都有一种趋同,即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从而达到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目标已是大势所趋。之所以有这般断言,一是因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近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都在25%以上。二是因为中国作为利益攸关方,与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交往日渐频繁,矛盾日益增多。继续采取敬谢不敏的态度,不参与世界经济体系(制度规则)的变革、不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既与负责任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也对本国经济(投资与市场)的对外发展非常不利。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也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与文明观在与世界交往时的自然体现,是中国人义利并举传统文化观念的必然追求。
显然,在国际舞台上阐明中国的理念,提出中国的方案,把中国的主张转化为各方的共识,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然路径。而要让中国的理念和中国的方案里蕴含对人类前途命运和经济发展前景的深邃思考,就必须懂得和了解国际力量的对比与消长情况,通晓日益增多的地区与全球性挑战的来龙去脉。当我们把各类发展的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时,当我们要合情合理地努力促成新的利益规则和框架时,当我国对旧的国际秩序中的支配性、排他性思维表明摒弃或否定的立场时,当我们必须就危及或影响全球的气候环境、核威胁核扩散、反恐反毒、太空开发、极地开发、信息安全等交出中国方案时,就要有实实在在的责任大担当、思维大智慧和行动大手笔。而这一切都要出自有大视野的人!中国要大步走进全球治理的俱乐部,拥有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懂得全球治理的人才,就是首要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方面,即在全球治理的人才储备方面,中国仍十分欠缺。换句话说,中国还没有一大批足以支撑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这一战略大厦的栋梁之才。专门人才的匮乏,很可能成为实施和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的门槛与瓶颈。因此,积极迅速地培养与这一重大战略相适应的各类人才,将是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当务之难。有没有一种有效的路径改变这种状况?有没有一种可咨中国借鉴的方法和模板?
扩大对世界的了解
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是,所谓全球治理,其实就是治理那些对全球有关联性的人类难题与课题。而真正让全球走向紧密联系的,还是十五世纪以来的世界贸易体系的逐步建立。从那时迄今的近600年中,最早有一点全球治理味道的是十七世纪之后的英国。但它的日不落帝国地域的全球覆盖却是剑与火的、殖民地化的悲怆过程。今天世界存在的全球治理体系,其实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总结自身惨痛教训与和平发展经验后,形成的联合国架构。这个架构虽历经70年不衰,但也出现了岁月与时代磨砥的斑驳。因此,才有了中国在认同和维护联合国框架的同时,力主完善和改革现行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的主张。
正是因为上述种种,以及在中国教育(含学校教育与公众普及教育)中普遍缺乏世界认知度的现实,笔者以为,培养全球治理的各类人才,首先就是要扩大对世界的了解。这种了解绝不能是浅阅读、速浏览式的浮光掠影,而是要掌握和通晓四门基本知识。其一是世界文明发展史,这是基础的基础。其二是世界近代史和迄今为止的现代史。其三是掌握现代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总体趋势。其四是熟悉1945年二战结束后至今的国际关系。学习这四门基本知识的核心,是要强化全球治理人才对世界内在关联性的清醒认识。
大国具有参与全球治理的体量优势,但体量优势并不会天然地成为治理能力。相反却会因其大、因其目空一切,而把天然优势变成被人加以防范和排斥的劣势。决定优劣转变的关键在于人,在于这类人才的文化心理素质和他们的国际视野与国际化程度。能否参与全球治理,对中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培养出全球治理人才,同样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艰巨事业。只要突破这一关,我们就一定会在人类未来的发展中楔入更多闪亮的中国印记!
(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