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春晚,近些年的报道早已成为一种既定模式,先是猜测谁将主导班底,再渲染谁进谁出,继而又无端揣测谁和谁的往日恩怨,等到节目终于有了雏形,谁赌气谁闹别扭了,又变成主打新闻,而除夕过去,指责和挑剔则肯定充斥着网络页面,非把导演和演员说个灰头土脸才肯罢休。
羊年春晚正在临近,于是,各种正道加八卦消息又一次扑面而来,探班者也迅速出击,不是侦查驻地的房间号属于哪位,就是窥测谁来谁不来,然后再四下跟踪,臆测来与不来的根由,似乎春晚上不上场就一定意味着什么。
春晚持续了这么多年,的确不容易,而春晚压力越来越大,也成了挡都挡不住的趋势。为了将春晚办得尽量适合大多数观众的口味,好像什么招数都已使过,还开门办春晚,邀请影视导演出场,而海内外能上场的演员也都一一来过,节目编创、制作更是绞尽脑汁,但是依然少不了种种抱怨。可见,春晚要达到人人心目中的那种满意度,或许压根儿就不可能。
演员在春晚露不露脸,既是演员的压力,也成了春晚的压力。名演员上与不上,多年来已经被误导为其往年成败、来年荣辱的评定,结果,他们自己为此而心事重重,舆论也就此而多方猜测、妄下结论,春晚主办者更是里外不讨好,左右为难。那些还没有成名的演员,无不以为上了春晚就能瞬间走红,所以,个个削尖脑袋往里钻,种种传闻也使春晚“内幕”多多。事实上,如今的春晚所处的时代早已不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一夜爆红已成历史。
说白了,春晚无非就是一顿大众文化的年夜饭,迎新、乐呵、热热闹闹,营造一种荧屏气氛,让海内外观众高高兴兴、团团圆圆过大年,才是其本意,没有必要将上不上春晚、春晚演了什么,视为人生大事,也无需将春晚与文化兴衰进退联系得那么紧密。
现在春晚的诸多压力,仔细想想,并不在导演、演出、节目的水准和效果上,有的压力是舆论的误导形成的,有的压力是一年一年累积而成的,有的压力原本不应该成为压力。所以,对待羊年的春晚,观众、媒体、演员是不是可以都来减减压,起码不要再加压了。
首先是社会舆论对春晚过高要求应当减压,演出前,大家可以支招;演出时,大家可以点评;演出后,大家可以议论可以评选,但没必要激愤,无须苛责,因为这只是一次年夜饭而已。其次是名演员心理上需要减压,别拿上不上春晚当做人生大事,其他舞台照样风光无限,而媒体也无需对他们上与不上做无端推测和暗示式引导,更不必将这些内容当做炒作春晚的主料。对导演和策划者而言,满足所有观众恐怕只是个遥远的理想,乐水乐山,让观众各有所爱,恐怕才是最现实的目标。当然,有一种压力始终不能减,这就是高度的敬业,用适合大众、适合除夕之夜的最佳方式点亮荧屏,为亿万观众提供一顿观赏性、艺术性兼备的文化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