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基础知识的广度教育
通识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内核能力的教育。如果说专业教育提供的是具体学科知识的深度教育,通识教育提供的则是基础知识的广度教育。这种宽广的知识教育能够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与社会、了解文明与文化、了解科学与技术、了解过去与未来,从而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基于通识教育学习,学习者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分析方法和认知能力,无论面对各种社会现象还是具体现实问题,都能够独立思考、全面分析,既能够享受到内在的愉悦又能够获得外在的认知,这是其沉淀人生厚度与获取未来幸福的基础。
(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国教育界将英语中的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译成“通识教育”,其实,“通识教育”并非舶来品,中国的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礼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其中提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中庸》提出,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衡》也提出:“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
在现代教育界,进入20世纪后,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欧美名校的一类必修科目。194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关系到国家高质量人才的成长“。如书中所言,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视野广阔、教养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不仅注重传授宽厚广博的知识,更强调要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研判思维能力、辨别价值能力。
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普遍由三个部分组成:专业课程(Major Requirement),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和自由选课(Free Elective)。通识教育的比重平均超过35%。
(图片来自于网络)
广泛社会需求催生“天天通识”
进入21世纪,通识教育存在广泛的社会需求。
高校学生需要通识教育。在各个研究领域,热门学科和热门专业往往由于缺乏重大研究突破或者社会需求不足而变成冷门,新的研究突破和社会需求又催生出新的热门学科和热门专业。同时,通过单一专业的深度研究来实现重大突破的困难越来越大,往往是通过跨领域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实现重大突破。因此,单一的专业学习难以适应知识迭代的速度,不同学科间也早已失去原有的严格界限,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这要求学生既要在某一学科领域深耕专精,又要通晓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一般性知识,才能从容应对世界变化,甚至引导变化。通识教育正是全面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方式。
社会大众也需要接受通识教育。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新的职业不断产生,旧的职业随之消亡。如 :互联网与移动通讯业的成熟应用使得电报这个原来非常重要的产业消失了,数码相机大行其道压垮了胶卷业巨头柯达公司,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又对数码相机形成致命冲击,等等。变化是世界的常态,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如果没有开阔的眼界和宽广的知识储备,将很难应对这种巨大的变化,更谈不上及早抓住新的机会。
基于通识教育的广泛社会需求,以及培养“通才”的坚定信念使命,多位华人世界的一流学者共同发起成立了“天天通识教育学术委员会“,“天天通识”在线通识教育平台应运而生,打造培养通才第一站。“天天通识”通过整合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将世界一流学者的学术成果和知识储备全面呈现给更多有学习愿望和需求的人。在传播通识知识的同时,“天天通识”带来世界一流的各学科思维模式,启发学习和思考,致力于培养敢于怀疑,勇于探索,自信又谦卑,努力又从容的“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综合性人才。
通识教育已成国内高校共识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与专业教育不同,它更重视学生在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上的收获与成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并非对立,通识教育强调“通”,专业教育强调“专”,二者合力培养知识广博又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才。
近二十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势头可谓突飞猛进。《“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经验,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高校先后成立了通识教育机构,竞相开展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如北京大学通选课以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为蓝本,开设了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以及人文、自然与方法三个系列核心课程;清华大学实施的文化素质课程教育体系由哲学与人生、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审美等八大类组成;复旦大学构建了包含七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结构: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武汉大学通识课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等五大类……这两年,全国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讨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入到通识教育的行列。
走“少而精”、“精而尖”课程路线
从表面上来看,通识教育课程门类越齐全,课程数量越多,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就越高,也体现了通识教育对广博性和多元性的普遍主张。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多元学习、自由选课,学生面对广博的知识和众多的课程,并不知道如何合理选择课程,如何满足学习需求,可能导致学生进行百科全书式的学习,所学杂乱无章,或者又是聚焦某个领域,偏离通识教育的本意。因此,好的通识教育不在课程数量多,而在课程质量精。
杨振宁教授在清华大学为大一新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在欧美高校,很多诺贝尔奖得主都为本科生授课。教育界的共识是,通识教育课程应当由最好的教授来授课。一方面,资深的教授对于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全面,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内容,保证课程质量,不会讲的似是而非误人子弟;另一方面,教授的知名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通识教育的地位,影响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外知识的兴趣,达到通识教育培养“通才”的目的。
在此契机下,“天天通识”通过精心筛选,细致打磨,推出一系列适用于高校学生与社会大众的通识课程,走“少而精”、“精而尖”的路线,力求通俗且权威,生动而严谨。其学术委员会成员之一、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在“天天通识”平台上开设了“金融通识课”,他在该课程的“发刊词”中写道:“从1986年我去耶鲁大学读金融开始,到现在,已经讲授金融、研究金融并从事一些金融实业三十多年了。这些年里,我一直苦闷的一件事是:找不到一本适合大家学习金融、了解金融全貌的书。因为大学金融教材,尤其是MBA教材,都太侧重技术性,不谈及金融的社会价值,不注重金融的“道”,更不会教你如何从金融视角去理解历史演变、分析文化起源,而一般经济学教材又对金融谈得太少。所以,我一直想写一本这样的书,开一门适合国人学习金融的课,这门课会避免抽象的理论和数学模型,以通俗语言讲解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教授也表示,之所以选择“天天通识”,是比较认可该平台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做通识教育的纯粹性。他认为,金融不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理财工具,而且与人类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除了在平台开讲,陈志武教授还与中信出版社合作出版了《陈志武金融投资课》一书,他希望借此类平台,将通俗易懂的金融通识知识传递给更多有需求的人。
目前,天天通识也将加入高校联盟,纳入学分体系,其系列课程除在自身平台发布以外,还邀请了蜻蜓fm等平台加入传播通识的队伍,课程领域包含历史、法律、宏观经济、统计、社会史等,分别由孙隆基教授、熊秉元教授、谢丹阳教授、张和平教授、王笛教授担任课程主讲人,这些教授都是在国外知名高校长期教学、在该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顶尖华人学者,他们将亲自授课,并与学员在线互动,成为通才的一代。
打造通识教育的新基准
近几年,在线知识付费与在线通识教育逐步兴起,在蓬勃发展、市场繁荣的背后,诸多矛盾也不断涌现,如:内容聚焦于少数热门领域、授课者讲课内容高度同质化;依靠贩卖 焦虑感吸引关注、通过功利性劝导诱骗用户付费;过于强调“知”的灌输,很少注重“识”的培养;进行碎片化的知识讲解、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指导等。而回归教育本身,强调课程内容的通用,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以优质的教学内容、系统的知识体系并结合科学的学习管理,或许将成为通识教育的新基准。
“天天通识”一出世便自带世界一流的学者基因,精心打造的课程内容,配合生动有趣的精细化音视频内容制作,以及科学高效的学习管理功能,其未来之路令人期待。不过,课程设置的难与易,专业与通俗之间的取与舍,也需要“天天通识”这类在线通识教育平台不断进行摸索。